面对物价飙涨民怨沸腾,行政院物价联合稽查小组终于出动,但初步只是带回一些资料,看来最后恐是不了了之收场。这是因为涨价原因出在上游源头,大动作查下游通路,必然事倍功半。这恐怕会是继经济部促卖场设「抗涨专区」遭讥「促销专区」后,再度「虚晃一招」。

当CPI年增率数度破2时,经济部拿出的抗涨方法是,协调大卖场都设「抗涨专区」、「平价专区」。但这政策被民眾讥为「促销专区」,业者只是把本来各区促销商品,集中放置在同一个货架上,既可对官方交差,也可顺势促销卖相较不好商品,何乐不为。实际上,物价该涨的仍在涨,设专区无异只是「掩耳盗铃」,假装听不到。

现在万眾期待的物价稽查小组终于出动,看似浩浩荡荡,但在业者打出疫情与原物料不得不涨的悲情牌后,这波稽查行动最终难逃「虚晃一招」,无疾而终。

这是因为这波物价飙升,除了基本工资要调因素外,主要是国际塞港、供应链断炼、油气黄小玉价狂飙因素,属于输入性通膨。既然上游的成本上升,餐饮、零售业调高商品价格,是自由市场必然结果。

因此物价小组把重点放在下游通路,自然查不到甚么不合理涨价情势。既然下游有理由是反映上游成本,那政府公权力方向,不是应该放在上游供货与中间商,积极查处有无胡乱抬价、中间盘剥恶状吗?

厂商合理调价,政府管不了,只能祭配套协助民眾。至于物价乱炒,则行政单位不能只是「查价」了事,也不能搞错方向,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无助解除民怨。

#虚晃一招 #抗涨 #上游 #稽查小组 #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