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主独裁」的话题火热,主要是国民党人在指责蔡政府的蛮横鸭霸,但有气无力的批评似乎也无法扭转这一趋势,四大公投失败之后,民进党政府又迅即推出两大争议政策,即新竹县市合併和总预算径付二读,似乎不顾及外界的批评。
面对这一局面,深蓝选民无不捶胸顿足,很多人也指责国民党领导层无能,算计太多却无法形成战斗力。这分析不无道理,比如新竹县市合併的问题,一开始斗最凶的反而是民进党内部,早在公投宣传最密集的时间点,林智坚就在脸书上开炮,掀起茶壶里的风暴,公投后英派公然唱反调,国民党在这其中的角色反而神隐,甚至有些暧昧,可能觉得合併后他们也有胜算吧。
不过这也算不上能力不足,精于算计也不是错误,任何政党都要在选举背景下计算好利弊得失。但同样是算计,国民党和民进党却有本质差别,格局不够和理念缺失才是国民党的核心弊端。
先说格局,经歷无数次分裂和溃败之后,泛蓝阵营的影响范围在台湾政治版图上已大为压缩,这次公投其实就是深蓝和深绿的对决,国民党声量大但支持者少,开票后即会一败涂地,这不仅是此次公投的必然结果,之前两次大选也同样如此,只要这一趋势不被扭转,诉诸蓝绿对决只会让民进党永保政权,而国民党不知为何却从未面对这一局面,只会在不断压缩的深蓝票区进行政治操作。在外界看来,其结果除了继续向下沉沦外看不出还有任何其他可能。
改变的方向其实显而易见,国民党必须走出让支持者含泪含血投票的思维怪圈,为自己找出真正的议题设置,能够开拓新的支持群体。这里自然又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即理念缺失。开拓新支持者,或者说赢回流失的支持者群体,必须要有能够打动人心的理念和主张,而不是拿香跟拜,如果是做这种思考的话,那就只能跟民进党一样主张台独、践行民主独裁,然而这只会让自己变成尾巴党,对选民来说,有正主可以支持为何还要支持一个投机政党呢?
其实这次公投就可看出国民党的问题所在,除了「重启核四」是自己的一贯支持外,莱猪和公投绑大选都或多或少跟自己以前的主张相矛盾,而藻礁公投则是自己之前漠视的议题,四大公投案一出,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换句话说,国民党诉求的对象是「讨厌民进党」的那批人,但对这批人来说,讨厌民进党绝不等于支持国民党,因为国民党更差。
国民党已逐步将自己变成了一部选举机器,一切都围绕选票来运作,却忘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愈是在有限的空间中精算得失,愈是见树不见林,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其实民进党就是国民党很好的借镜,这个党虽派系林立、斗争激烈,但其理念多年来都未曾改变,只会因应现实做出妥协,但妥协绝不等于变来变去。
事实上,民进党那些为反对而反对的议题设置,除了给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制造障碍之外,也没有得逞,说明基于政党对立所选择的议题只有干扰对手的作用,却没有让自己更加强大的功能。对国民党来说,在优势已不在我的情境之下,当务之急是壮大自己,而不仅仅是干扰对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