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疫情爆发,全国升级为三级警戒,生活行为模式也随之改变,许多人面对疫情感到恐慌,对于原本就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造成更大的压力,甚至是稳定服药的精神病患者,可能因为疫情无法回医院拿药,发病的风险也大幅增加。此外,疫情期间在家的时间变长,对家中有精神疾病或身障者的「家庭照顾者」来说,也造成很大的压力。

荣获第5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瀑布》,就是在演单亲家庭中,如何面对亲人罹患「思觉失调症」,也反映疫情当下许多家庭可能面临的问题。疫情期间,民眾天天关在家中,还有减薪、失业的精神压力,出现人生及环境的重大转变,而无法适应,精神病患者也因此增加。

三总北投分院精神科主任医生杨蕙年分享,电影中导演呈现思觉失调症的病状,从主角的衣着到整个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渐渐产生落差。她说,精神病状发作,通常不只是单一的压力事件或创伤因素而造成,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生病。

此外,季节转换天气改变,也可能让病患更容易发病,杨蕙年建议,用药和多运动可以舒缓情绪,但唯一的办法是观察他们生活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他们;北市立联合医院临床心理师周庭筠也指出,精神病患者的家人和照顾者必须去了解、相信他们,很多情况患者所说的话不一定都是错的,他们所说的都有意涵。

另外,疫情三级警戒下,学生远距教学、居家办公、长照机构禁止访视,民眾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在家庭内成员互动及相处时间也比疫情警戒前长,都可能让暴力风险升高,也可能引发「思觉失调症」的暴力情况。

#思觉失调症 #家庭 #压力 #改变 #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