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6日公布物价统计指出,2021年12月通膨率2.62%,连续五个月超过2%,其中外食费涨幅更创近81个月新高,全年通膨率1.96%也创下近13年新高,通膨压力持续存在,惟尚无通膨现象,研判2022年通膨率将逐季递减。
综合统计处专门委员曹志弘表示,2021年消费者物价涨幅(通膨率)没有超过2%,却也连五个月超过2%,显示通膨压力是存在的,但相较于韩国、新加坡2%以上的通膨率,我国的涨幅相对温和。
曹志弘指出,政府月前调降汽柴油货物税,加上国际油价走跌虽使得去年12月油料费较上月下跌,惟与上年同月比,仍大涨近20%,这是该月通膨率逾2%的主因,此外,受到小麦、奶油、坚果及沙拉油等食材上涨影响,外食费大涨2.39%创近81个月新高,这也是12月通膨率较高的原因。
曹志弘表示,据相关资料研判,2022年第一季外食费还会陆续调涨,预料这一波外食费调涨应该会比2014年、2008年那两波来得缓和,4月后会逐渐收歛,总体物价也是如此,2021年第四季通膨率2.67%是高峰,2022年第一季会缓下来,但仍会超过2%,随后逐季递减。
至于行政院关注的17项重要民生物资,2021年12月年涨3.46%,也创下近39个月最高,其中鸡蛋、麵包、猪肉、卫生纸及牙膏涨幅扩大,有些是天气寒冷所致,有些是需求增加、原物料上涨使然。
至于衡量厂商进口成本的趸售物价(WPI),2021年12月涨幅收歛至12.25%,全年涨幅9.42%仍创1981年来最高,曹志弘表示:「这是因为前两年跌了一成,基数太低所致,事实上,2021年WPI水准值比2018年还低,压力并没那么大,若把它说成二次石油危机以来新高,有点夸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