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金控10日公告2021年12月税后获利52.5亿元,连续第四个月拿下单月获利王,累计全年税后获利1,405.7亿元,在15家上市柜金控中排名第二,金额则创国泰金成立20年来新高,较2020年成长85%以上,每股税后获利(EPS)首破10元,达10.32元,等于赚逾一个股本。

依国泰金过往现金股利分配率,除了金融海啸外,国泰金歷年现金股利配发从未低于获利金额的36%,且多半都在四成以上,以此推估2022年至少可配出3.5元以上的现金股利,以10日收盘价62.1元来看,股息殖利率5.6%以上。但这仍要看金管会最后同意国泰人寿上缴多少现金股利,及各子公司是否有要获利保留帐上的需求。

国泰金获利创成立以来新高,子公司国泰人寿、国泰世华银、国泰证券、国泰投信都是全年税后获利创其史上新高。

国泰金与富邦金控两大龙头在获利竞赛上,可说锱铢必较,在富邦人寿已公告2021年12月会增提30亿元外匯准备金后,国泰金子公司国泰人寿去年12月决定不增提外匯准备金,单月税后获利44.1亿元,累计2021年全年税后共赚1,128.7亿元,创台湾寿险业、及国寿成立近一甲子(60年)的获利新高,也是寿险业获利第一名。

因为国寿去年12月获利稳住,国泰世华银行因信用卡成本略增,单月税后获利10亿元、全年税后赚238.1亿元,都比富邦人寿及台北富邦银行获利高的情况下,即便产险、证券子公司获利不如富邦金,但全年国泰金税后获利1,405.7亿元,与富邦金的1,446.1亿元,仅差距40.4亿元。

国寿以往对外匯变动准备金态度相对保守,如2020年单年额外申请增提100亿元,但2021年则完全不增提,对此,国寿以三理由解释,一是即便不额外增提,国寿到去年底外匯准备金仍有逾90亿元,仍相当够用。二是2021年国寿替代避险部位亦有表现,全年避险成本降到1%附近,比2020年下降60个基本点(1基本点等于0.01百分点);三是新台币独强、升值空间有限。

#现金股利 #新高 #累计 #税后获利 #外匯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