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2021年营运表现攀高峰,股价也水涨船高,写下歷史新高纪录,反映出市场对于元太2022年营运表现看好。元太董事长李政昊在公司喜迎30周年庆之际,已经开始着手规划下个30年的永续经营之路,除了加速绿色转型之路外,还期许元太成为显示器产业的「ARM」,携手生态圈伙伴拓展电子纸应用市场。
元太成立于1992年,是台湾第一家面板厂,其后策略性退出面板产业的大世代厂投资竞赛,走上转型之路,挑选了高通的Mirasol和电子纸显示器两个利基型显示技术投资。在2009年併购了E Ink之后,决定聚焦在电子纸显示器,并且淡出TFT LCD面板技术的生产,只有收取FFS广视角技术的权利金。
李政昊在2006年进入元太工作,在元太歷练完整,还外派到模组厂川奇光电、韩国Hydis等子公司任职。李政昊在2010年担任扬州厂川奇光电董事长,从不懂模组制程,到后来对于每个细节如数家珍,还亲自督军导入工厂自动化。
2012年时李政昊又接任韩国Hydis董事长,Hydis当时每天都要烧掉好几千万,手上的钱只够发3个月的薪水,每天课题就是想着如何让公司活下来。后来决定要关厂,又面对韩国工会强势抗议,员工看着元太收权利金,不断要求资遣费加码,甚至跨海来台抗议,这让他也深深体验到跨国管理的挑战。
现在的元太是标准的跨国企业,研发在美国、制造在中国,台湾兼而有之,李政昊认为,管理公司,管人是很重要的一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管理上固然要有一定的标准,但因应国情和文化,也要保持相当的弹性。举例来说,在美国,一个月的薪资要分两次发放,因为美国人没有储蓄的习惯,如果月初一次就发完,可能到了月底就没有钱用了。
元太从LCD面板制造商,转型到LCD面板广视角技术授权,后来专注在电子纸显示器模组,到现在经营电子纸生态圈,元太供应材料、也做模组,更强调和许多伙伴一起把市场巩大的经营模式。李政昊强调,元太要成为显示器产业的「ARM」,而不是苹果,希望能和更多的伙伴合作,扩大电子纸的生态圈。
李政昊认为,所谓的竞争力,应该是「人家愿意买我们的产品,是因为我们愈来愈好」。他笑说,元太砸钱研发不手软,去年研发费用比重高达18%,听到这个数字心里会一惊,但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鼓励创新,失败没关系、要愿意一直尝试,所以能够在电子纸彩色化、柔性化、省电等各项构面上仍不断精进,每一代新技术都能让客户有惊艷的感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