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强调,产险防疫保单给付的是被隔离者的「补偿费用」,补偿可能无法工作、隔离时支出等损失,不是让保户因隔离理赔可获利,且Omicron病毒预估隔离人数比2021年那一波更多,若产险公司要推出高隔离补偿费用的保单,是否有安排再保、给付高达10万元的费用是如何算出来、可以卖多少就必须喊停,这些都必须事先想清楚。

当初台产因通路狂推,瞬间卖爆,且来不及安排再保,金管会官员强调「当初台产没有计画、没有想到的事,不代表今年还可以不事先想清楚。」

亦即金管会不乐见产险公司为抢客人、博得市场关注,就贸然推出隔离即理赔高额补偿费用的保单,创造所谓停售效应。至于什么叫高额,金管会认为目前各家都是隔离赔5万元,是可参考的合理依据。

另外,疫情、高龄化及医疗科技进步造成健保自费项目增多等,都提高民眾对医疗险投保意愿,尤其是实支实付医疗险,金管会也提醒保险公司,尤其是承作长年期实支实付医疗险的寿险公司,要严密注意保单损失率,否则未来接轨IFRS17,将会是沈重的负担。

金管会强调保险公司推出保单,都应准确计算发生率、评估可承受的损失及应收取的合理费用,不要因过度竞争,就杀价、扩大理赔范围等来抢市场。

金管会严格检视保险公司的保单设计,要求不得「赔本」承保、承受过高风险,或将保单变成博弈商品,但2020年金管会也与健保局合作,将首度公布「健康险相关经验发生率」,即会有国人重大疾病的罹病率、死亡率,若保单预估有明显高出此客观标准者,也会要求保险公司要「回馈保户」。

#保险 #保单 #理赔 #损失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