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力推解禁日本福岛5县食品,站在国际经贸立场,日方若能提供充足的科学证据证明福岛食品安全,没有硬是反对的理由,但政府当初以政治考量开放莱猪,事后既无法查核又无法确保明确标示,反对福岛食品与其说是不相信日本,更多的是对政府处理涉外经贸谈判黑箱作业的不信任。
反莱猪公投未过,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预计1月底、2月初举行部长级会议,我国期盼能比中国大陆早一步加入,日方支持与否是关键,不过日方稍早表态,开放福岛食品进口到台湾与CPTPP无关,政府除了要确保食安,还要考量开放涉及争议的福岛食品「究竟能换到什么?」
检测标准 欧美比台湾严格
政府一再强调欧美各国都已全面开放日本福岛5县市食品进口,但政府没说的是,欧美进口的以酒类和加工品为主,与中日韩大量进口乳类和农渔产等生鲜食品不同,对食安检测标准也较台湾更严格。
食安问题 当抗中政治操作
日本不顾周边国家反对仍准备海排核废水,中韩两国未全面开放日本福岛食品,除了据此施压日本不得单方面排放核废水之外,也希望透过谈判,要求对福岛食品採取更高的检验标准,以确保未来不致吃到辐射农渔产品。
但政府循此正常的经贸谈判不为,农委会主委陈吉仲一再宣称「全球目前只剩下中国、台湾对于福岛等地产品做区域型的限制」,意图把食安问题也当成「抗中」在政治操作。
事实上,国人所以对开放福岛食品有疑虑,与政府以政治考量开放莱猪进口有关,前年8月蔡英文总统在毫无配套措施下,未经两国经贸谈判就径行宣布开放莱猪,导致不仅赴美查厂做不到,连莱剂含量、甚至产地标示都无法落实,开放至今仍换不到台美FTA或BTA。
透过谈判 要求拿科学根据
开放福岛食品不是不可以,但应该透过正式谈判,要求日方拿出科学依据,还要有严格的食品检测标准和程序,及公正第三方的食品检测证明,以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不妨参考韩国做法,先开放低风险产品,仍对水产品等辐射残留高风险食品作管制,未来再视日方态度和对福岛食品检测执行状况逐步检讨。
政府如要用开放福岛食品去争取CPTPP,就不能让日方将两者脱鉤,莱猪进口已让台湾在台美经贸吃了大亏,更不容再用政治力黑箱处理福岛食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