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民间技艺传承均为师徒制,透过拜师礼确立师徒关系也象徵尊师重道,但现代社会已少见。台南市登录传统工艺「神明银帽」保存者郭春福,制作神帽一甲子,17岁吴致锋近来向其习艺,16日特地循古礼递呈拜师帖、奉茶、献束修六礼,台南市长黄伟哲也到场见证这难得一见的传统工艺薪传古礼。
郭春福小学毕业跟着舅舅学金工,日后接触制作官帽、纸糊等传统技艺,琢磨出一身功力,全台知名庙宇都能见到他的作品,鹿耳门天后宫镇殿妈祖像巨型后冠,即出自他的手艺。近年来,陆续收徒弟,吴致锋去年10月起开始向他学习技艺,其父吴文棋认为循古礼正式拜师,一来表达敬师,二来也宣示决心。
拜师仪式依传统礼数进行,专程从祀典武庙请来关圣帝君见证,郭春福率吴致锋向关圣帝君上香后,由吴致锋向师傅、师娘递呈拜师帖、奉敬茶水,献上束修六礼,表达入门后对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敬意,黄伟哲及「人间国宝」泥塑艺师杜牧河获邀见证,并在拜师帖与收徒帖签名为证。
郭春福颇感欣慰说,「这是我一世人最隆重的典礼」,允诺一甲子技艺将不藏私,倾囊相授,希望徒弟认真学习,将神帽制作技艺发扬光大。杜牧河说,找到好师父不简单,他期勉吴致锋要能吃苦,「下多少功夫就能得到多少,唯有艰苦,他日才能笑傲江湖。」
家住高雄旗津的吴致锋就读高职夜校,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3点半来台南习艺,晚上回高雄上课。他说,家中经营金香舖也设有神坛,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宫庙文化也盼为神明服务。他说,师傅传艺时很严格,不苟言笑,但确实能学到扎实功夫。
黄伟哲说,台南民间工艺能量充沛,这场拜师礼崇敬慎重,展现传统工艺者敬业、乐业的职人精神。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