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营造业缺工问题,政府两度放宽公共工程聘雇移工门槛,继2020年3月将原本百亿计画门槛降为10亿元后,又再调降至1亿元,且同一雇主同时承建二个5,000万元工程得合併申请。

后续民间工程申请移工规定也将放宽,放宽个别工程金额门槛由10亿元调降为2亿元,1亿元以上工程可合併申请,并开放增纳具公益性工程类型规定可申请移工。

劳动部官员坦言,营造业的劳动力需求与一般制造业需求不同,业者与工班之间属于「承揽关系」,并非制造业常见雇佣关系,对于各类工班常会有地域性、工程类别,甚至还会有「师徒制」的排他性,让寻找工人更加困难。

再加上有些工班会担心营造商会有欠款、落跑等情况,大多不会接不熟悉的营造工程,让营造业缺工情况更为严重。旦官员说,这些都不足以成为让一般住宅与商办可开放申请移工的理由。

学者透露,其实营造业目前不是缺工,而是缺「便宜的工」,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就会变成营造业劳工、工班握有选择权,可以向一些高知名度、有保障业者,例如半导体龙头大厂台积电建厂工程等靠拢。

学者建议,现在的供需问题也给台湾营造业者一个思考机会,去思考未来是否应该要调整产业生态,反转营造业就是粗工、低薪的刻板印象,以吸引更多国人投入。

#工班 #申请 #营造业 #移工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