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农业局投入6千万元设置渔港智能管理中心,导入AI影像辨识科技及建立资料库分析大数据,提高管理效能、降低人力支出,目前已陆续布建于澳底、深澳、野柳等14个渔港,未来将视需求增加,新北市长侯友宜昨出席智能渔港系统启用典礼表示,智能渔港可提升渔港安全应变能力,实践智能科技新北市。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拥有145公里长的海岸线,28座渔港全台最多,因幅员辽阔渔港位置也分散,渔港管理耗费人力,以往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状况,需仰赖海巡单位等协助。
幅员辽阔 即时掌握状况
有了渔港智能管理中心,整合交通部航港局AIS定位系统、渔港港监系统、水下光传输系统、渔港船流监控系统及安检单位管理资源,透过网路传输打破空间限制,可即时掌握渔港动态,大幅减少人力支出,也提升渔港管理效率,让渔港顺利转型。
新北市「智能渔港政策」从「智慧管理」、「节约能源」及「友善观光」三大面向出发,第一期工程包括路灯发报船流系统、岸水岸电补给系统、渔港观光网站,导入AI人工智慧影像辨识学习技术自动辨识。
透过建置监视及广播设备,可单向广播将管理人员声音传送至渔港端,针对危险区域警示、远端广播提醒民眾及渔民注意安全及管理违规行为,自动通知管理人员,达到渔港智能管理效益。
渔业处长张丽珍说明,天候状况不佳下,透过渔港智能管理中心能即时掌握渔船进出避风状态及调节港区船席位,并设置栏木网,即时拦截漂流木跟垃圾避免飘进港内。
数据收集 有助防灾预测 另也能了解水下放流復育成果,这些大数据的收集,未来都能做为防灾预测及渔港跟渔业政策的辅助系统。
农业局长李玟举例,如民眾在违规区域钓鱼,以前渔港管理所人员需至现场巡察才能得知,现智能系统会自动示警,广播提醒要求民眾离开,管理人员只要一机在手,远端就能掌握渔港所有讯息,大幅减少工作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