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是大陆知名经济学家,现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和发展金融理论,从2002年起受聘担任北京市、浙江省等省市的经济顾问和金融顾问。
针对人口增长放缓可能会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的说法,曹和平接受大陆「观察者网」专访认为,当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均享有的资源会增加,人均收入会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而增长得更快,结果是教育水准提高,人均福利水准提高,人口素质也相应提高,这也使得整个经济创新加快,「创新红利」替代原来的「劳动红利」,而创新红利比人口红利对GDP的推动要大得多。
曹和平指出,现在各界谈大陆人口负增长,大多集中少子化和老年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上,尤其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但是,人口生育在宏观经济上不是一个自变数,而是源于社会和歷史积累的外生变数。
曹和平强调,当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均享有的资源会增加,人均收入会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而增长得更快。结果是教育水准提高,人均福利水准提高,人口素质也相应提高,大陆多年来想突破的教育、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等都有望提升。
他解释,人口增长出现拐点,制度和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变化和增长的动力反而会被释放,届时就会从人均收入贫困式的增长,向人均收入富饶式的增长去过渡,这是一种良性的收入增长。「未来数位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少子化、老龄化会带来另一位方向上的支持,比如让孩子在一个更健康的环境和技术支持下成长。」
曹和平还称,在高收入条件下,人均教育水准、科技资源提高,使得整个经济创新加快,「创新红利」替代原来的「劳动红利」;「创新红利比人口红利对GDP的推动要大得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高,社会对生育孩子补贴的制度配套,使得人口出生率回升。
曹和平表示,中国能在人口高速增长时期,通过预设计画生育政策引导,将人口规模符合规律地调减下来,也有能力在出现「过调」的时候,通过更合理的方式将它调增到理想位置。中国经济在人口变数的自调过程中,结合技术进步、创新增长及制度革新会带来多重动力,不会出现失去动力源现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