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立,有时流于『形而上』的宣示,当社会期待企业投入资源落实风险管理,有时效果并不如预期。相对于永续发展的承诺,企业常陷入生存竞争的赛局,如同2021年Netflix上受到关注的韩剧『鱿鱼游戏』一般,如何缩短认知落差,以下分析企业的风险文化与经营承诺。

企业透过扩大规模,可以增加营收与降低固定成本占比,事业体取得稳定且长期资金,可有效拓展业务规模与持续产生预期利润,但对外取得资金的成本将直接影响经理人风险态度与企业经营承诺。普遍市场认为,取得成本低廉的资金将有助于经理部门的绩效表现,同时也会增加企业价值。如同莫迪尼亚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MM定理),清楚揭示资本结构对于利益关系人权益之影响。

当市场融资成本下降时,企业基于资本效益,普遍会提高财务杠杆增加负债比,简单而言,财务杠杆可增加企业每股盈余,成为高度市场竞争的经营策略之一。事实上,企业增加财务杠杆后,依据过往案例也显示,部分企业提升价值的效益并不如预期,反而经理部门因为财务杠杆而改变其风险态度。

企业之利益关系人享有该企业最终价值分配与控制权利,基于提供资金条件的差异,债权人所享有的权益,限于本金与时间成本,不参与经营成果之利润回馈,相对损失承受有限;而股东则必须承受企业经营成果,因此债权人受偿顺位优于股东,而股东享有较高的企业控制力,基于权利义务差异,企业于经营决策时将面对两者间的利益衝突。

如果企业营运资金取得来源改变,提高企业负债比,股东预期获利会因为企业债务增加之排挤效果,加上企业资讯不对称,风险增加下而要求提高资金回报率。即债务比重增加,股东分润顺位往后挪移,取回资金的风险增加,股东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治理架构,要求经理部门改变风险承受度以增加获利。归纳所造成的企业治理现象,当公司财务杠杆增加后,企业经理人风险态度将改变。

因此,强调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建立与经营思维,实际贴近市场的意涵,就是探讨增加财务杠杆下如何符合稳健提升企业价值,是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市场挑战。

以简单案例表示,如果A企业年度资金预算需求为200元,原先计划100元来自举债与100元现金增资。因为市场债务成本下降,企业举债金额提高至150元同时现金增资调降至50元。此时,股东因为企业债务金额增加,股利分配风险将增加,若依照风险承担的合理性原则,对于回报率之要求也势必提高,简单示意,原先ROE=10%的获利要求,即十年还本的投资目标,可能要提高至20%以满足资本市场中投资人之风险回报。

基于兼顾股东利益与债权人权益,企业风险管理是门利益分配的艺术,当企业经理人取得营运资金后订定投资策略时,如何抉择于不同风险与报酬的投资案,决定于当初对于利益关系人提供资金时的约定条件。

因此,企业虽面对举债成本降低但需同时增加股东获利的回报,经理部门如何维持年度获利表现及满足股东的要求,建立内部风险控管与落实执行将是企业对所有利益关系人履行承诺的最大保障。

#利益关系人 #提高 #取得 #企业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