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前,福食进口台湾以越光米、纳豆、盐渍鲭鱼、昆布及秋刀鱼等为大宗,但核灾爆发后,时隔多年,儘管台湾尚未开放进口,但自日本进口的白米只增不减、冷冻昆布也渐渐回到未发生事故前的水准。台大动科系教授陈保基表示,福岛生产的农产品替代性很高,现在开放福岛食品是「象徵意义」,不具实质经济效益。
福岛食品包含福岛、茨城、岩手等一带因为311核灾引起食安疑虑,至今生产制造的食品仍禁止输台。依据农委会在311地震后所做的报告指出灾区主要生产地食品,包含越光米、纳豆、盐渍鲭鱼、昆布、秋刀鱼。
根据农委会资料,311主要震灾区的稻米产值合计为 2800亿日元,约占日本稻米产值 15.6%的实绩。灾情刚发生时,农委会也认为短期内日本进口量会急速萎缩。
如今依关务署统计,2010年台湾进口日本米有30万公斤,2011年地震当年萎缩至17.5万公斤,不过到2021年已经突破了165.5万公斤。
另外像是昆布(生鲜、冷藏与乾燥)地震前一年进口金额388万美元,地震当年立即萎缩逾3成,去年进口金额已经达到427万美元,显见在台湾未开放福岛食品时,消费者已经找到取代福岛相关县市食品的替代品。
商总主席赖正镒表示,民眾如果喜欢日本食品,其他县市一定也能生产,或者改吃其他类似的产品,有何不能够替代?并且过去台湾对日本长久以来都是逆差,显示台湾人过去一直很支持日本产品、农产品,不一定要藉由开放福岛产品来表态「台日友好」。
赖正镒认为,台湾身处重要战略位置,日本甚至还想跟台湾拉进关系,台湾不一定要牺牲国人健康加入CPTPP。一位不具名的专家表示,许多日本料理店反而更害怕开放福食,在可能标示不清楚或者无完整的配套下,民眾恐会放弃去日本料理店消费,尤其是日本的生鲜产品。
逢甲大学国贸系教授杨明宪则表示,如果台湾真的要开放福岛食品,就要比照日本,连生产的县市都要标示清楚,检验与标示都要比照国际通行规则、科学标准来取得民眾的信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