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4年的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为汰除不合时宜法令、提升金融监理效能、减轻业者法遵成本,自2020年6月启动「主管法规简化、整合及现代化方案」。预计以4年的时间,于2024年7月1日也就是金管会成立20周年之前,将2004年金管会成立前法令全部检讨完成,俾做为金管会迎接20周年庆正式「转大人」的成年礼。

有关金管会别出心裁的自主推动进行「法规大扫除」,无疑颠覆了外界对于政府公部门体系保守、僵化、被动的传统印象。而根据日前金管会所公布的自2020年6月启动至2021年8月止的第一阶段执行绩效数据,针对金管会成立后所沿用,包括原属财政部「钱币司」,及经济部「证管会」时期所颁布的老旧法规,透过滚动式的法规检讨,将不合时宜,重复者予以停止适用,或简化整合。结果在累计完成检讨的3,023则法令中,除了15则予以保留之外,其余均裁定不再援引作为处分的依据,并自金管会的网站予以下架。至于剩下逾5,042则老旧法规,金管会也已规划将分两阶段进行盘点,以期能在设定的时程内完成全部老旧法令的检讨汰除。

检视金管会执行「法规大扫除」的初步绩效,经盘点后这些老旧的法令竟然只有1%不到可以保留继续适用。在此除了要肯定金管会务实而惊人的执行效能,同时也凸显近20年来,在广义的金融、保险、证券产业领域,随着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创新与整合,主管官署如果想要继续沿用旧时代的法令来规范、导引金融科技新业态的运作与发展,则不止是形同缘木求鱼,同时也将泥阻业界的转型,进而影响金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了!

除此之外,金管会此次的「法规大扫除」,经过盘点有待检讨、清理的老旧法规竟然超过8千则,如果再加上金管会成立后所颁布的新法规,则光是金管会此一单一部会,就至少先后颁布了超过1万则以上的法规,从而果然坐实了所谓「法令多如牛毛」的说法。

而其结果除了让相关业界及一般民眾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更严重而值得正视的是,这些多如牛毛的法令,如果未经整合,并有相互抵触之处,则形同留下「钻法律漏洞」的空隙,进而伤害法令的公平和公正性了!

因此,除了金管会自主启动「法规大扫除」之外,行政体系的其他部会,也不应该只是当个冷眼旁观者,又或甚至是无知无觉者,让各自主管范围内的过时老旧法令继续沿用!

面对快速变迁的外在环境,正如同旧历年关将届,家家户户汲汲于「除旧布新」,则各部会的施政作为同样也应该「除旧布新两手抓」。而率先启动「除旧」的金管会,同样在「布新」方面也算是走在各部会的前沿。黄天牧主委就在13日举行的新春记者会中,主动揭示金管会在2022年的六大施政重点,包括推动永续发展,发展金融科技及强化资安,提升资本市场效能,促进普惠金融、提升金融韧性,以及强化权益保护,以期能达到「永续发展、生生不息」的愿景。

进一步检视这六大重点,黄天牧主委特别强调,为因应高龄化、气候变迁、科技发展及贫富差距等全球趋势下,金融机构除了应更加重视公司治理、法令遵循及内控机制之外,对于诚信文化、环境永续、社会公义与关怀弱势族群等公共价值的实践,和获利能力同样重要。因此除了将责成上市柜公司应认真规划永续发展路径图,同时也鼓励业者对投融资对象也应规划永续金融评鑑机制。

在发展金融科技与强化资安方面,金管会更是说到做到的于18日宣示,为积极促进落实金融创新,金管会特举办「数位身分认证及授权」的主题式监理沙盒及业务试办,预计在2月中旬举办说明会后,3月中旬至5月中旬,就可以受理有意愿的金融或科技业者提出创新实验或试办申请。

也幸好金管会对于发展金融科技已有剑及履及的规划和启动时程,才使得黄主委于19日应邀参加台湾金融科技协会所主办的「数位资产大未来」论坛时,不致于无言以对。不过,主办方的蔡玉玲理事长在会中的发言论点,同样值得正视。她指出,面对加密货币、数位资产在争议中却仍持续加快主流化的当下,政府应善用Y/Z世代在元宇宙中开疆辟土的动能,给下一代更友善弹性的空间,否则他们如果转往全球发展,「自动避开台湾」,这将是台湾的损失。

没有错,新金融科技的发展,已非传统的地域国界可以框限,因此包括金管会,以及即将新成立的数位发展部等行政部会,如何突破框限,抓住机遇,无疑将是面对未来成败的关键。金管会自也应在知变、应变之外,更强化驭变的能力,才不致于在「除旧布新」赛局中白忙一场!

#金融科技 #部会 #布新 #法令 #老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