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板桥区忠孝国中校舍使用逾30年,屋龄老旧及耐震能力不足,为改善校园安全及顾及学生学习权益,市府分阶段拆除整建,预计今年7月完工。施工期间在校地挖出2根深埋地底5000年的巨大楠木类古木,去留问题引发各界有不同意见,新北市长侯友宜23日前往视察表示,原则全部保存作为教育和公共艺术。
忠孝国中校舍整建由市府及中央共编列经费约11亿3212万元,工程採2阶段拆除整建,共兴建62间教室、1座自立厨房及活动中心等教学区域,同时辟建地下室2层484个汽车停车格、93个机车停车格,完工后的新校区将提供社区民眾新颖教育设施及停车空间。
侯友宜昨视察工程进度时强调,学生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新校舍不仅耐震程度提升,新教室也将全面装设冷气,提供学生专心学习环境。他指示相关单位拓宽人行步道,将路树及变电箱整併入校区,同时就停车场出入口安全性与附近汽机车停车格配比通盘检讨,提供学童及附近居民安全、舒适环境。
施工期间校内挖出长10多公尺、胸径3公尺的楠木类古木,树龄约300多年,埋在地底约已5000年。忠孝国中日前校务会议决议,古木是常见的楠木,保留价值不高,且体积庞大不易存放,故取部分结合公共艺术,其余不予保存。地质学家则认为,古木价值在于歷经的岁月与树种无关,值得完整保留。
侯友宜说,珍贵古木有歷史缘由,会邀专家学者评估,原则希望能全部保存,才不枉费挖出这么珍贵的古木,希望校方要倾听多方声音,也尊重专家学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