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今年的景气走向,主要国家正面临新冠肺炎的新型变种,Omicron的病毒肆虐之下,从生产供应链到新投资形成都被束缚住,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随之激增!即使民生大宗物资的期货价格,已然回落;但物价续涨现象,似乎正朝长期的挥之不去在做转变,尤其是零碳排的协议当真要落实的话。

此外,电子IC业的生产布局和生技医药设备业的在地化供应,种种贸易保护政策的抉择效益,仍未知晓;但就连仓储规范与卡车调度的运作,都能阻塞住美国港口的吞吐量。而美国政府所要面对处置的情况,得再加上巨额入超与财政赤字,以及劳动参与意愿的持续衰减!

如今,全球前瞻何时才能顺遂好转呢?倒不如通膨的危害性,早已成为机构专家的分析关注和侧重点。刚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美国经济学会年度会议,邀集几位担任小布希总统以迄的白宫经济顾问,成为通膨的议题小组,他们深入探讨通膨与经济现况的严正性。这几位经济学者的政党倾向,容有不同;但对于生产扩增的难度与经济情景的忧心忡忡,则颇为一致。

于经济振兴与就业创造的必要上,美国两党策士多所期待;但究竟要先处理「量化宽松」的不当诱引?以加速升息来打破金融泡沫和通膨的不可收拾?抑或以拜登政权的竞选路线,大手笔的增加政策开支来促成投资和工作创造?但各界隐晦不谈的,自然还有财政扩张的绿色新政,拜登政权当真可以藉着拉动薪资调升,来去化通膨危害?还能带动起长期均衡的社会发达吗?

放眼台湾处境,虽是蕞尔之岛但却处于中、美生产网络的核心,即使面对新冠疫情的诸般考验,经济表现依旧强势。不过,就在大宗商品价格的带头调涨后,各行各业追求获利的念头也再次蠢动。特定产业还以公会发声来做哄抬,趁便则转嫁去年亏损,都是人性本能;像糕饼、麵包等的上涨幅度,均在一成以上。好不容易才调整最低薪资与公教薪资的美意,只怕还抵不上连番的物价追涨啊。

物价上涨的特性,易放难收、易涨难跌!面对价格钝化的向下调整,自然需要有政策担当和能以科技方法的辅助,完整成就即时的物价监督系统;像是政府调降关税的具体效果也应定期公布,解析下游商品价格是否都如实反应,藉此来透明化税赋减免与薪资补贴的政策美意。

政府该借镜的是,积极推动电子支付在微型企业与摊商的普遍使用;一旦有不找零的交易便利与完整记录,即可以方便事后查核。如此,就能让政府补贴薪资与停徵货物税等的良善美意,有查核依据。唯有数位记录的妥当保存才能以非常低的行政成本,做好即时的追踪和监理。一旦有利他心的业者,享有较高社会能见度,就能彻底将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以高度的辨识力外加上消费选择,共同享有在最终的品质维护与议价能力上。

总之,要激发业者共体时艰的意愿,就有赖于明确的记录查核;同时,电子支付的免找零,也可以让调价单位回归1元、2元,而不是动辄的以5元、10元来做跳动。至于公权力发动难度降低,会否应验了各方所担忧的「国进民退」?究其实,科技使用和防止贪腐的制度性设计,终将会有利于吏治清明与经济发达。

#电子支付 #薪资 #全球通膨 #查核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