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总统日前在「经国七海文化园区」开幕时,称讚蒋经国总统是「反共保台」,外界有一些猜测,说是「收编深蓝」、「裂解蓝营」等等,其实歷史人物的纪念本来就有政治意涵,不足为奇。不过,无论如何诠译,起码还是要符合基本的事实,像蔡总统这样信手捏造,胡乱拼凑,造假得太明显,反而变得有点滑稽。

1972年,蒋经国先生出任行政院长,隔年推动十大建设;1978年,出任总统,提名孙运璇为行政院长,打下今天电子工业的基础;1987年开放党禁、报禁及赴大陆探亲旅游;1988年初过世。以上总共16年可说是蒋经国时代,刚好是我的青年时代,也是台湾最蓬勃发展的时期,至今记忆犹新。

事实上,这也是蔡总统的父亲在中山北路周边大举买卖土地,财富暴增的时候。蔡总统由中山北路搬到阳明山的别墅,大学属于开汽车的极少数富裕学生,出国不用打工,她怎么可能忘记?蔡家是「威权统治」下的暴发户之一,不是靠蒋经国还靠谁?促转会那批享受前人奋斗果实,吃香喝辣的无聊男女,岂能体会真实的歷史?

一般人提到经国先生的贡献多集中在开放党禁和两岸交流两件事,然而这只是最后的开花结果,伴随这个奋起的另一面是极端困难的外在环境。从1971年中华民国被逼出联合国后,就直线下坠,大国迫于现实一个个离开我们,最后美国也走了。小国更如风吹草偃,大批倒到北京这边。尤其1975年,印支三邦赤化,美军被迫撤出中南半岛,更造成局势动盪,人心惶惶。

儘管情况已如此危险,但经国先生主政始终坚持一项不可动摇的原则,即反对台独,追求国家统一的终极目标。这项政策的积极性在于透过一个中国的国家统一目标,一方面反共,另一方面又与中共基于民族主义的共识,实现两岸长期的和解与和平。如此,藉着外在长期和平的环境,台湾才能厚植内部经济、科技、文教实力,最后进行民主改革。

1980年代,我们在各方面都超前大陆甚多。若缺乏「一中」和平稳定的条件,两岸将陷入无止境的军事较量,台湾内部将无从发展。我印象很深刻,那一段时期,中华民国举国上下埋头苦干,高呼「庄敬自强 ,处变不惊,慎谋能断」。凌晨看「三级棒」又勇夺冠军,振奋人心士气,观赏「琼斯杯」作为娱乐。不知不觉中,我们生活水准大幅提升,超过中国大陆甚多。

儘管后来「一个中国」政策出现更灵性的诠释,但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坚持中国人的身分和立场。若非如此,台湾经济不可能起来,蔡家也绝无机会致富。民进党说「一中」让台湾丧失国际空间,结果民进党放弃「一中」的今天呢?国际空间更大幅缩小,成天在问两岸开战「能守几天?」连正常日子都过不了,最后只能成天透过绿媒喃喃自语。

因此,蔡总统说经国先生的成功是「反共保台」,这是错误的,因为台湾本来就没有要实施共产主义,却有内外势力鼓动台独,所以重点是「反独」非「反共」。经国先生让台湾成功的密诀是「反独保台」,透过两岸都认同「一中」取得和解和平,在长期发展中取得优势,从而实现了保台的目标。

#蔡总统 #中国 #长期 #蒋经国 #保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