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与台新金的彰银释股案,就差最后一哩路!据透露,25日上午九点半,两方代表与金管会官员在最高法院的调解过程,除了彰银每股收购价格还有5.7毛钱的落差外,双方几乎达成多数共识,并待农历春节后再次调解。
台新金与财政部因彰银案纠缠16年,并有多个官司互告中,但双方已于去年同意由最高法院进行调解,希望达成止争息讼目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25日上午的调解庭中,在一位资歷丰富的退休法官居间调解的积极促成之下,双方达成「由财政部协助买回」台新金手中彰银持股的共识,至于彰银每股收购价格,财政部坚持以17.65元作价,但台新则坚持以每股18.22元卖回手中彰银持股。台新金的估价基础,是以过去5年彰银均价作为依据。
目前台新仍持有彰银21.62亿股,占比达20.78%。台新于去年六月併购保德信人寿过程中,即同意金管会所附带的条件,即在6年内出清手中彰银持股。
据了解,在这位退休法官的劝说下,强调「现在是和解收场的最好时候」,也希望在「不让台新金吃亏」的前提下,双方开诚布公的进行协商。原台新金要求所持彰股份由财政部买回,但最后退了一步同意改由「由财政部协助买回」。
而25日最后的争议点,在彰银的每股5.7毛钱的价差,调解人极力协调希望「双方再各退一步」,可以取一个彼此都可以接受的17.65与18.22的中间价位。
两造25日所谈结论仍须由各自内部程序追认同意,并约定三月间再行调解确认最后结果。且因有金管会官员在场确认彼此意愿,也希望可扮演居间协助和解角色。
由于此一案件双方缠讼多年,执政高层也希望可以儘速和解落幕,因此透过多方管道促成双方调解。但因财政部与台新金各有压力,须面对国会监督与对股东权益负责,因此纠结至今。
台新金于2005年7月间,以365亿元溢价114亿的价格,取得彰银23.41亿股,约合22.5%股权,成为彰银单一最大股东。台新金当时系为解彰银危机而入股,但此协议经政党轮替后而有生变,国民党执政时期财长张盛和强势表态捍卫公股权益。然,民进党再次执政后,仍依国民党执政时期路线不愿在公股权益上让步,终而对簿公堂。
16年期间,台新获彰银配发现金股利109.69亿,股票股利9.4亿股,以当时16.65元计价,折合156.51亿元。一旦双方达成和解,台新出清所有持股,约可再取得382~394亿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