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准会(Fed)27日发布今年首场利率决策会议结论,确立更为鹰派的立场,3月看来升息升定了,反观我中央银行也发布2021年第四季理事会的议事录摘要,透露今年不排除升息,就看三指标而定,即主要央行均升息、物价续涨、企业纾困具成效,市场预料,最快时点可能是第一季或第二季理事会跟进。

根据议事录摘要,央行有位理事认为,央行除密切观察Fed货币政策调整外,也须关注国内通膨预期心理的影响,及未来物价可能的走势,在下季(今年第一季)宜妥善思考,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另有理事说,由于央行货币政策向来持稳健态度,除非国内通膨压力过大,否则均採缓步调升利率的稳健政策。未来若通膨压力过高,下次会议或可考虑提升政策利率。

这也是央行总裁杨金龙在该次会议后记者会,回应升息提问时所指出的前二大条件,亦即若Fed今年加速升息及紧缩步调,引发各主要央行全面跟进,及国内物价续涨、通膨压力过大。他表示,第三个条件就是政府针对疫情启动的企业纾困贷款,如央行中小企业专案贷款已在去年底申请截止,待政府发布纾困总成效显着。对此,市场预料,央行可能3月或6月跟进Fed调高政策利率。

与升息高度相关的通膨,更是多位央行理事非常关注的重点。有位理事指出,观察台湾通膨虽不若美国严重,但若长期观察通膨,过去20年美国平均逾2%,台湾约0.95%,台湾超过2%应特别留意。另位理事认为,儘管台湾整体物价涨幅远较美国温和,但通膨预期心理相当重要,央行须充分向大眾说明,2022年经济復甦力道恐趋缓,且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透过充份沟通消弭民眾的通膨预期心理,避免通膨预期实现。

房市管制议题上,有位理事表示,鉴于银行土建融放款持续成长,央行适时採取更严格的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对房地产炒作应有抑制效果,赞成将受限贷款成数一律调降为四成。另位理事也表示,考量房价续升,交易量续增,适度踩剎车绝对有其必要,调整管制措施。

结果央行今年新年里的1月13日,即再出手打囤地,并限期18个月内动工,且「未来还有调整的空间」。有位理事指出,央行2020年12月以来四度调整管制措施,已成常态。另位理事认为,央行实施管制措施有些许成效,但房价问题实非单靠央行管制可解决,仍须仰赖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例如兴建社会住宅增加供给,或以增加税负的手段,多管齐下,方能对房市有较佳的调整与安排。

#美国 #升息 #央行 #通膨 #通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