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传出蔡政府打算比照进口莱猪的做法,在农历年后强行宣布开放日本「核食」进口。殊不知,福岛5县市的核食乃是日本政府的软助,可作为我方与日本谈判的王牌,若善加利用可为我国争取最大利益,蔡政府实在不该白白浪费这张牌。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的近海大地震,非但造成严重伤亡与财产损害,地震与海啸摧毁福岛核电厂,污染周边环境,如今纵然已超过十载,但该地尚未完成处理。
因此即使日本方面不断宣称核灾地区的食品安全性,国内也已开放许多核污染地区的食品销售,但还有不少日本人质疑福岛5县市的食品安全性,例如:日籍资深媒体人早田健文就表示,日本政府并没有落实福岛地区的辐射检测,导致日本民眾必须要自发成立NGO来进行把关,进而影响日本民眾的消费意愿。
因此日本政府遂积极对外出口,以转移国内压力。核灾食品出口的重点并不在于经济价值,而是安抚福岛等地的政治动作。纵然多数国家已逐步开放相关产品进口,惟仍有包含台湾、中国大陆与南韩等仍禁止福岛等5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农林水产品和食品进口,成为日本执政党亟欲解决的障碍。
而台湾正是日本政府最想突破的关键,因为我国人民对日本一向友善,也最能接受日本农产品。依据农委会农产品贸易网站的数据,去年台湾自日本进口农产品超过10亿美元,创下歷年新高,贸易逆差高达2.4亿美元。但我国对日本核食的进口限制却也是全球最为严格的,特别是在2015年发生日本输台产品有大量的偽造产地标示,违规进口日本福岛5核灾县市283件食品,马英九政府立即要求日本进口食品须检附产地、辐射检测证明才能输入。日本政府倘能让台湾大举解除相关限制,一方面可对日本核灾县市有所交代;另一方面,更能引导其他限制核食的国家跟进。
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蔡政府应利用我方这项核食的筹码,先在国内邀集产官学各界召开公听会,提出相关的配套措施,凝聚国内共识后,以此与日本进行谈判;即使要开放,也应在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下,争取我国的最大利益,例如要求签署「台日FTA」以及同意并协助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
无奈蔡政府却误判情势,政府官员与民进党立委彷佛成了日本核食的代言人,大力宣扬其安全性,还将「核食」改称「福食」,意图鱼目混珠,让消费者忽略核食的风险,更指限制核食进口已成为台湾加入CPTPP的障碍,其操作手法如同在反莱猪公投前夕,故意将「反莱猪」诬指为「反美猪」,只求对美、日有所交代,却不顾自己国民的健康。
政府若在未制定相关管理规则,也未与日本谈判之下,就主动解除核食进口的相关限制,等于抛弃我对日的最大筹码,不仅愚蠢,更是伤害国家利益,应受谴责。
(作者为中华经济与金融协会副秘书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