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通膨居高不下,加上劳动市场改善速度也比预期来的快,美国联准会(Fed)的紧缩动作,包括缩减QE、升息、缩表等的起点将比预期更早、节奏也会更快。而进入2022年全球股市原本就面临成长趋缓、估值已高的环境,如今在Fed货币政策转成极为鹰派下,股市自然承受更大的波动风险。

既然过去两年因应疫情实施了空前的货币宽松与财政刺激政策,而目前正面临这些政策所带来的通膨压力,Fed这次缩减QE、升息、缩表的节奏不同于歷史经验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季在Fed定调加速紧缩后,来自货币政策进一步的负面意外已然降低,3月Fed政策会议前的政策空窗期将提供股市一个表现的机会。

基本面方面,因零组件缺料情况已较前季舒缓,整体产业第一季营运淡季不淡效应明显,亦将支撑台股首季表现。根据对供应链的调查,许多产业,特别是去年零组件供应顺位较低,或产能受疫情影响较明显者,如网通与成衣/制鞋等,这个现象更为明显。

基本情境仍假设通膨压力将随疫情纾解在未来6至12个月逐渐放缓,第二季后,若通膨未受有效控制,面对11月的期中选举,Fed有可能加速行动来抑制通膨。

加上本波强劲的补库存周期可能于上半年之前触顶,届时又是波动加大的时候。既然未来几个月的风险在于通膨失控,观察的重点是一年期以上的通膨预期变化,也就是在Fed也认同通膨看来是更高且持续的情况下,市场对通膨演化成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的担忧是否实现,以及薪资/物价的螺旋效应是否发生。

选股方面,今年在货币政策由松转紧带动殖利率攀升下自然会减损所有风险性资产的评价表现,首当其衝将是高评价的成长股/科技股。既然评价面已无向上空间,驱动股价上涨的动力将来自获利成长。虽然升息环境不利科技股表现,但科技股坐拥HPC与电动车两大结构性趋势,相关能维持高成长的趋势次产业仍是今年投资的方向,包括晶圆代工、硅晶圆、云端资料、电动车等。

传产方面,受惠经济逐渐脱离疫情影响,成衣/制鞋、零售/食品、汽车零组件类股亦将见到优于整体市场的获利成长。由于第二季后市场波动不免变大,投资人届时可转向低评价或高殖利率的价值股以进行避险,甚或增持现金部位,以等待下半年行情再起。

由于台湾上市公司去年获利亮眼,许多上市公司可望宣布远优于过往的现金股利,搭配已然修正的股价,殖利率将相当诱人。

(方歆婷整理)

#缩减QE #殖利率 #升息 #货币政策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