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与北科大合作4个学期,缘起于电影《素还真》,拍摄前团队找来北科大讲座教授、考试委员姚立德,率领学生团队制作片中仿生鱼「黄金鱼」,这个文创与科技的碰撞,激盪出许多火花。对霹雳布袋戏品牌总监黄政嘉而言,到大学上课是「破圈」重要的一环,与年轻人对话教学相长;对姚立德来说,以创新科技为代表台湾的IP加分则是一种荣耀。
上月底黄政嘉出席北科大创新思考课程的成果发表,同学们透过课程所学,自己制作戏偶、角色设定跟剧情设定,并用经营品牌的形式来行销自己的「作业」,预先实习进入内容市场的汰选机制。黄政嘉说:「我满意外学生们都很认真,我知道布袋戏离一般年轻人很远,所以常思考怎么用他们的语言更贴近他们。」
不断寻求突破
黄政嘉提出「破圈」的概念,她回到霹雳6年,以黄家第5代身分接掌,一直寻求破圈的新可能,像是霹雳品牌更新,或将布袋戏解读为偶动画或一般影剧娱乐,举例霹雳跟日本合作的偶戏《东离剑游纪》在国外颇受好评,因为戏剧本身对外国人而言没有布袋戏的旧包袱,被当作单纯以偶为主角的动画。
与北科大合作也是破圈的契机,黄政嘉直言,透过教学能让学生有机会理解霹雳布袋戏,「对于大学生而言,武侠的内容市场,我们很不讨好;再来是布袋戏对他们来说是老东西」,但她很有自信,以今年贺岁檔电影《素还真》为例,只要观眾踏进戏院,她就有把握新朋友会喜欢。
仿生鱼超拟真
姚立德眼中的《素还真》是什么样?他说:「每个土地孕育的文化,都要有代表性的偶像、文化特徵的偶像,让别的国家看到我们文化的象徵,像美国有迷老鼠、日本有Hello Kitty,能代表台湾的是什么?其实就只有素还真能够代表台湾,我很早就认知这件事,有机会能一起做电影,我很荣耀。」
姚立德对跨领域的整合很有想法,这次他的「黄金鱼」为了要拍电影,找了纺织研究所合作替仿生鱼穿上漂亮的鱼皮,又特别用强力磁铁做了背鳍、胸鳍、腹鳍,让鱼游动起来更拟真。若从电影整体上来看,他表示剧情既有大侠忠孝节义的内涵,但又必须在内容上加入雷射、飞行、吊钢丝、怪兽等,从跨域的角度去看,霹雳的经营确有值得学习地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