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北京冬奥开幕式在2008奥运主会场「鸟巢」举行。这场表演仍由大陆着名导演张艺谋执掌,风格却与14年前浓墨重彩的「中国风」开幕式大为不同,赢得不少西方主流媒体的肯定。原因在于,北京冬奥表演的创意、设计摒弃了大陆官方「外宣」的传统思维,回归「以人为本」的质朴视角,这对今后大陆如何改善国际形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很有启发。

首先,北京冬奥开幕式对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诠释方式已与2008年时大为不同,本质是大陆的世界观经歷了从「仰视」到「平视」的转变。就像张艺谋受访时所说,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开幕式,有一种向全世界展现「家底」的心态,大陆急于向西方主流世界「证明」自己,而2022年的大陆已然自信地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不再刻意强调中国传统符号、人海战术,反而以留白、简朴等古典哲学,再辅以未来感十足的VR科技,各国运动员入场背景音乐也播放世界名曲,具有世界性、现代性、共融性的中华文明正呼之欲出。

其次,冬奥开幕式并未舍弃对大陆政治思想、论述的包装和行销,但在操作上更显细腻软性,没有落入近些年「厉害了我的国」或「战狼出征」的俗套。此次冬奥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的英文版本「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正是出自习时代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版本「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但在开幕式质朴地採取「我与我们」的论述方式,如使用「小雪花」与「大雪花」等意象,以「微火」传递绿色低碳理念。这与2008年时刻意突出大陆官方「和谐社会/世界」理念的宣传方式不同,更没有受到近些年大陆网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思潮影响。

此外,开幕式及接待服务工作巧妙捕捉到西方「Z世代」的兴趣和共鸣点,这让由「战后婴儿潮世代」领导的西方抗中阵营恐怕瞬间相形见绌。此次开幕式充满科幻元素的表演,似乎把观眾带入漫威电影的场景,短片也充满青年的多元潮流感。

观察「Z世代(00后)」西方年轻运动员及他们透过社交媒体记录的参赛动态,兴奋、轻松的情绪溢于言表,这与会前西方舆论塑造的「铁幕下的北京冬奥」气氛迥然不同。

换言之,当熟练使用TikTok的西方「Z世代」陆续成长,「中国崛起」在他们的世界观中已视为平常。相比之下,无论是川普及其背后的铁锈区「老白男」族群,还是拜登为首以「捍卫自由世界」为使命的老一代政客,似乎与「Z世代」对中国的认知渐行渐远。

过去几年,大陆官方以传统「外宣」思维,投入巨量资源用于海外传播,收穫的却是西方社会更严重的偏见和反感。若以北京冬奥开幕式的成功为鑑,回归人性与人道讲好「中国故事」,或许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作者为智库研究员)

#大陆 #Z世代 #中国 #表演 #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