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强制落地航班旅客採检后,全台各机场均设置唾液检测站,供旅客自行「吐口水」採检,但近日有刚返国的民眾表示,检测站竟是狭窄不到1坪,且封顶的密闭空间,在空气不流通状况下,病毒恐藉气溶胶传染。感染科医师认为确有传染疑虑,建议检测站应设置于户外,或加装HEPA等级的高效率过滤器,并在有人使用过后立即清消,才能避免交叉感染。
近日刚返台的陈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在飞机落地松山机场后,跟所有旅客来到唾液检测站进行病毒检测,赫然发现,检测机制竟是让旅客自行「吐口水」在杯子里,更荒唐的是,吐口水场所竟狭小不到1坪的封顶密闭空间。
据指出,唾液检测站密闭狭小、空气不流通,不晓得有多少人在这个密闭空间里吐过口水?这些口水瀰漫在空气中到何种程度?之前吐口水的人有无新冠病毒?纵使没有新冠病毒,那有没有其他会透过飞沫感染的病毒呢?
他表示,「吐口水到杯子里的这种原始、没有文化的检测方式,硬生生的发生在台湾的国门之内!这种防疫机制下的人们,有何尊严可言?入境旅客,理应享有安全对待的人权何在?他们的健康安全以及人权,完全被践踏在台湾的松山机场内。」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长黄高彬说,Omicron主要存在上呼吸道,也就是肺部以上的喉咙部位,透过吐口水的方式採检准确度较高。
目前包括香港、新加坡等入境时也有採取唾液採检。林口长庚副院长邱政洵指出,唾液採检可免于戳鼻子不适感,比较方便,但须注意,机场人员会指导入境旅客一套标准做法,其中一个动作是「清喉咙」,如果没有先清喉咙就直接採唾液,等于没办法验到咽喉中可能存在的病毒。
台湾会採用唾液採检,主要是空服员出入境频繁採检,一直被戳鼻子感到不适,才建议指挥中心改採唾液採检。邱政洵认为,咽喉採检和鼻咽採检的作法类似,都需要专人採样,差别在于戳鼻子或戳喉咙,两者准确度差不多,但戳喉咙有时也不太舒服。
黄高彬认为,松机唾液检测站确实有检讨空间,尤其空气流通相当重要,检测站需以U字型设计外,也应加挂HEPA等级高效率过滤器,且最好设置户外,并在使用者用毕后立即清消,才能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