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做一件超过自己的事!」远离都会生活后的龙应台,65岁登北大武山,即将迎来70岁生日的她,开始尝试电脑绘图,今年并推出首部图文创作《走路—独处的实践》,以走路作为对自我的救赎,也重新定义了「独处」。

「中华文化没有教我们如何独处,独处变成需要高度自觉的挑战,那就去走路吧!」龙应台有感于现代人即便身体独在,心灵仍黏着于网路,「被网络绑架」即便在深山中,只要带着手机便身处滚滚红尘。「以前我看19世纪欧洲思想史,可从第1页看到800页,但现在做不到了,看的都是网路上的碎片,若我这年龄的世代,思考和讯息都变成碎片化,年轻世代的脑又是什么结构?」

以走路作为独处的实践之道,加上拿到了iPad Pro这个新「玩具」,过去对画画极不自信的龙应台开始尝试电脑绘图这件「超过的事」,她分享:「画画对自己的眼光有很大的改变」,一方面走路的独处让她能把心从网上抽离出来,眼睛所见「像是电影场景般」,和平日黏着的自己不同;另一方面她体验到「走路让自我变小」,当人与人有着眼睛相视的互动,心里是充满尊敬的。「因此我把走路称之为独处的实践,《走路》也许只是自己难得的小书,背后所面对的却是重大的危机。」

因为走路,因为画画,龙应台会把樟树、土樟、牛樟的叶子拿来比较叶脉生长方式、厚度、气味,思考着3种不同质感的叶子画出来;或在菜市场买猪脚时,一边问着胛心肉、松阪肉各是猪的什么部位,一边记录猪肉摊铁鉤挂着的各形各状的肉;或用于书封的〈东港溪畔〉,是她在潮州最常走的一段路,「早晨会看着朝阳从山的棱线升起,黄昏看到苹果般的夕阳,这种色泽、溼润程度,多希望是孩子从小接近的。」

龙应台今年将重新练桌球,更大的挑战是为了7月要参加儿子安德烈的婚礼,准备开始练舞。「先练国标吧,骚莎也是婚礼上一定会跳的」

#挑战 #龙应台 #画画 #叶子 #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