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今年1月出口达到399.8亿美元,为歷年1月最佳,并写下连19红纪录。这样丰硕的经济果实,在国内面临蛋荒且万物皆喊涨的通货膨涨压力下,过去让民眾感受小确幸最深的铜板经济,看来是回不去了。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打击,去年各国为了加速摆脱疫情,实施大规模的纾困及振兴方案,但面对Omicron变异株再度肆虐,能否还有能力挹注更多的财源应对衝击,有待观察;尤其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带来的通货膨胀危机,对民生影响甚鉅。

台湾因为疫情控制相对稳定,根据主计总处统计,2021年全年经济成长率概估上修为6.28%,较原预测值上修0.19个百分点。其主要是国内产能持续提升,出口动能大幅增加,虽然民间消费成长不如预期,仍挹注经济表现。

不过,民眾无法感受这样经济成长率所带来的喜悦。从去年第4季开始,国内物价蠢蠢欲动,不少铜板美食应声调涨5元,政府用红萝卜与棒子的方式平抑物价,一方面拿棒子要求公用事业费率冻涨,并稽查物价,另方面送出红萝卜降税、补助业者,市场仍涨声不断。

过完年后,蛋荒持续造成蛋价上扬,卫生纸、尿布以及连锁餐饮业纷纷喊涨,就连冻涨的油价也要一次涨回,政府短期干预市场,只求治标不治本,苦果仍由全民埋单。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郑运鹏竟还提油救火,指物价上涨与薪资上涨连动,对国人来说都是正面讯息,完全忘记加薪幅度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还有很多行业都没加薪,涨价更是让多数民眾荷包缩水。民进党完全执政不知民间疾苦,绿委只会干话护航。最悲苦的还是庶民百姓。

#红萝卜 #棒子 #铜板经济 #挹注 #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