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在通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等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扬,「超级周期」蠢蠢欲动。从大陆市场看,不到两个月铁矿砂涨幅已超过2成,玻璃涨逾3.5成。农产品方面,棕榈油也有近2成涨幅,大豆、豆油等涨超过1成。

陆媒13日报导,作为大宗商品龙头的原油,国际价格朝100美元迈进,带动整体大宗商品市场走强,且未来上涨预期仍强烈。

高盛表示,目前大宗商品市场处于短缺状态。追踪全球23种能源、金属和农作物期货的机构商品现货指数早些时候创下歷史新高,包括石油在内的许多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的现货溢价。

新湖期货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孙匡文表示,国际上,欧美国家的通膨为工业品价格上涨提供动能。大陆国内方面,为应对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扭转市场预期,相关部门先后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这一定程度上对有色、黑色等工业品价格起到提振作用。

大陆市场看,从年初截至2月7日,南华商品指数累计上涨9.57%,南华工业品指数上涨11.45%,南华能化指数上涨12.01%,南华农产品指数上涨8.41%。分细项看,农产品方面,棕榈油大涨18%,豆油上涨13%,大豆、豆粕、菜粕涨逾14%。

工业品方面,铁矿砂、玻璃等商品大幅上涨超过20%。其中,玻璃价格涨幅约36%,螺纹钢和热轧卷板涨幅超过13%。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大宗商品研究首席分析师郭朝辉表示,全球市场预计供需缺口将收窄,基本面再均衡。大陆相关政策推出,力促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因此尚难断言2022年是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孙匡文认为,全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金属消费的增长或在下半年有所放缓,金属价格上涨将抑制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的消费增速。

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曹扬慧则认为,判断大宗商品市场下一步走势,要密切关注通膨与货币紧缩之间的博弈。从大陆市场看,通膨压力不大,货币政策弹性较足,稳增长是主基调,大宗商品市场平稳运行预期仍有一定保障。

#大陆 #金属 #通膨 #南华 #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