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的这波新冠疫情,正如同以往的经验,任何传染病不论春节前多严重,碰到春节一定会缓和下来,下来的原因是个不能说的秘密,因为医院放假了,没人通报传染病,病人数就下来了。但春节过后,就是疾病见真章的时候了。
新冠疫情在春节后确实出现蠢动,但如果没有意外,地方政府的控制方法又能进一步优化,相信这波疫情仍在可控范围内,也不会如某些偽专家的预言,必须每2周观察一次,因为唯有不作为才需要以观察来预测疫情。自己若能知道缺点而立刻改进,就不用束手观察了。
当初桃机放毒事件一发生,中央疫情指挥中心立即改正为落地筛查,就无须再2周的观察期,疫情立刻下来。
这波社区疫情有没有哪项政策不足之处,立即改进后就会让疫情快速缓解呢?当然有!春节过后让地方卫生局疲于奔命的就是无头个案,如果发现的个案都是有源头的,凭地方卫生局的实力肯定能斩草除根,达到动态清零。可惜现在无头公案太多,动态清零就有难度,疫情苟延残喘,剪不断理还乱就源于此。
个案找不到源头,就是现阶段足迹没法连得上。这绝不能归责于空气传染或物品传染,因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新冠是空气传染,话可不能乱讲。物品传染也是要有足迹重迭才会出现,仍必须归因于足迹。最应究责的是,指挥中心在极权统治时期留给地方的足迹追踪方法是错的。
指挥中心设计一个无脑的实名制足迹追踪政策,姑且不论大家有没有配合去扫码,实名制只能追到「点足迹」。但偏偏现在碰到的Omicron有可能擦身而过就被感染,根本不能用点足迹就匡列全部,要再加上「路径足迹」才能完全匡列。
现行以电话找出接触者的匡列方式,路径足迹的接触者没被匡列,当然找不到,就会成为将来无头公案的头。要减少无头公案,就必须让同时间暴露于足迹的人都能主动戴口罩来找卫生局筛查。作法是将感染案例的足迹详细公布于大眾媒体,呼吁同时段到过同地点的人赶快到指定地点筛查。如果公布详细足迹的同时,卫生局也能同步公布现有的筛查点,凭着台湾人怕染疫的民族性,一定会很踊跃地去筛查,也就能减少很多无头公案。
当初指挥中心的疫调方式被调侃为「刻花」,但指挥中心却自恋于成功防疫的假象,拒绝改变;再加上思路错误而怠惰建立强大的筛查系统,使得「刻花疫调」反倒必须与「无法大量筛查」狼狈为奸,才成就了今日无头公案遍地开花的样态。地方卫生局再怎么努力,还是会败在「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现今大量筛查已经建立,卫生局只需要以「大匡列」取代「刻花疫调」,让国人主动来配合卫生局的强制筛查,就能一网打尽所有的密切与非密切接触者。社区里没了无头公案,疫情的终结与否就无需2周再2周的乾等自然缓解,地方卫生局自己就能当「疫情终结者」。
(作者为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