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和内政部政务次长花敬群日前见面了。他们曾为社会住宅政策互呛,此次为加速推动社宅进行对话。这场解冻会面可能是居住正义的春暖吗?
柯文哲和花敬群都是学者出身,共同的特性是心直口快。两人言词交锋难免,但为实现居住正义而斗嘴,倒是好事。有议才要争,有解才要议。人民的安全和幸福本来就应跨越一党之私的藩篱。
房价高涨是当前社会最大的民怨,特别是亟待安身立命的青年族群更是满腹苦水。台北市区房价经不当的投机炒作,新预售屋每坪已经看不到百万元以下,全台都会区每坪动辄70、80万也不稀奇。柯文哲和花敬群都有共同的压力,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解方及成绩。
社会住宅和危老都更是两人会谈的主题,内政部提议用行政法和《刑法》强力打炒房,获得近7成民意支持。但健全房地产市场、加大市场的供给也是正题。近年推动的都市更新和危老改建,普遍遭遇一楼占用公设和顶楼加盖钉子户的刻意阻挠;而盖社会住宅,动辄几万户,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则是无法承受之重。
计画和理想要用热情和资本才能实现。内政部的社会住宅计画是到2024年之前要盖20万户,其中政府直接兴建的有12万户,光是兴建成本,每户18坪,每坪20万,就要高达4300多亿元,这对中央或地方政府都是很难承受的年度预算。但若改由中央每年补贴地方政府租金差额的方式,内政部只要每年编列40~50亿的预算,就可调整「短期不可行」的财政方案成为「长期可行」。而地方政府只要妥善经营社宅出租,偿还兴建债务也无问题。台北市政府今年推动的「居住正义2.4行动方案」,朝「可负担住宅」方向前进,应是两全其美的社宅兴建方案。
在非常时期推动非常的方案,政府必须棒子和胡萝卜并行,加速危老都更亟需魄力。棒子是拆除违建,胡萝卜是放宽容积奖励和提供融资、赋税优惠,并对重点个案给予优先的行政协助。这些都得靠中央和地方同心协力。
民气可用,高雄城中城大火惊醒危老住宅的安全意识;房价高涨激起高度民怨,都更改建成效不佳也让钉子户的问题浮现。面对当前房价乱象,民间建商不乏居住正义之士,市府应鼓励这些优良建商投入都更危老和社宅兴建,多元并进,加速实践青年安居乐业之梦想。
两年前新冠疫情初期曾造成房价波段下挫,那时,多少无壳蜗牛期待这是另一次SARS危机入市的机会,怎奈,股市荣景、台积电投资设厂大点火,通膨、低利率、缺工加上台商回流,又使房价一路往上飙。
柯文哲和花敬群对居住正义都怀有知识分子的热情,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下,期待未来社会住宅能加速推动,让台湾拥有真正的居住正义。(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