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情势: 先前俄乌衝突的利空几度造成金融市场动盪,直至15日德俄高层会晤、以及俄罗斯宣布撤军之后,市场恐慌情绪消散,使全球股市迎来报復性上涨,各类股中尤以这段时间跌幅最重的科技股反弹强劲,考量俄罗斯撤军说的出现与德俄务实性的会谈同日,且俄方也主动抛出该国军事装备与部队在演习后离开克里米亚的影片,研判市场将採信撤军行动的真实性,有助庆祝行情的延续。

惟关于通膨议题仍需审慎应对,特别是在俄乌政局传出有望舒缓的当下,美欧主权债殖利率迅速恢復涨势,再加上能源商品价格至今仍处高檔,估计央行决策者应不敢轻忽此势,市场也不易就后续的政策路径、利率预期形成共识,当使金融资产短线震盪难免,提醒操作上还需谨慎因应,部位不宜过高,以持盈保泰为先。

台股16日大涨279点后,加权指数已重返所有均线之上,且成交量高于前两日下跌时的数值,代表多方再次占据优势,另KD指标开口再度向上发展,MACD也有转折向上的契机,如果能伴随成交量能持续放大,大盘后续就有高点可期。不过,鉴于近三波大盘的高点分别为18,619点、18,575点、18,338点,持续存在高点不过前高的现象,台股能否突破18,338点的位置、或买盘是否有足够追价,都将是市场观察的关键。

其次,成交量能可否维持在3,000亿元之上,将是多方攻势能延续多久的指标,以加权指数的三波高点为例,1月初歷史高点18,619点的成交值为3,434亿元,第二波落在1月18日的次高点18,575点,量能缩至2,682亿元,且当时前后几个交易日成交量皆不到3,000亿元,显示追价意愿早已退却,也以此做为后续出现一段修正的解读。

至于第三波高点落在农历年后2月10日的18,338点,当日成交值为2,854亿元,是新春开盘连四涨以来首次量能不足3,000亿元,后续盘亦转为震盪下跌。总之若交投量能无以为继,即透露市场投资人心有顾虑,以美债十年期殖利率步步走高为例,股市的位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自然也影响交投量能。

投资策略:

投资主轴上,提醒善用本波国际科技股反弹的契机,并以近来科技厂陆续释出营运展望及元月营收为基础,题材持续着重5G/6G、AI、高效能运算等强劲需求为半导体设备、封测、晶圆代工等族群带来的商机;还将缺料缓解的因素纳入,配合中长期趋势性的题材,建议可留意资料中心建置催生云端伺服器、以及新平台升级的商机。另月底MWC展将至,国际大厂多有新品发布,本次MWC大展的重头戏着重于通讯、云端运算与智慧产业等技术趋势,相关概念族群均值得关注。

传产股方面,儘管国际油价一度飙至波段新高,通膨预期持续高檔也使资金成本居高不下,但须留意的是多数国际疫情已逐渐降温,供应链将朝逐渐缓解的方向,再加上中国冬奥将于2月下旬结束后有助开工率的回復,有利传产制造股回稳,可锁定纺织、鞋材、钢铁、金融、电池材料、新能源车等族群。

#后续 #有助 #高点 #族群 #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