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元旦开放美国莱猪进口之后,民进党政府于虎年开工的2月8日,径行宣布开放日本福岛、茨城、枥木、群马、千叶等5县核灾区的食品进口台湾,结束长达11年的核食禁令,送给日本政府一个虎年大礼。民进党政府无视2年前近780万人反对核食进口的公投结果,声称开放日本核食是与世界接轨,并以去年12月反莱猪公投未通过之结果,推论国人期待台湾走向世界,参与高标准的国际经贸体系,故可接受核食入台。此等错误类比、强词夺理的诡辩说法像极了三流讼棍。依此逻辑,核食是「福食」、核电是「福电」,核废料是「福废料」,政府何不打包一个「福袋」赠送民眾,给国人添「福气」。
从莱猪到核食,民进党政府盘算着用民生经济来换取外交关系,将国际经贸採购当作是政治工具之用心,是再清楚不过了。只是这二项食品均有健康风险,即使符合「现在」的科学标准,亦不表示日后不会被推翻,而被判定为对人类健康或环境存有危害的可能性。就像是基改黄豆、塑化剂、回收油等食安议题,依当时的科学标准是没问题,但现在却出现有害健康的疑虑。是故,以严谨保守的态度为人民食安健康把关,乃是关心民生的政府之首要职责。
然而在民进党政府的政治算盘中,民生健康并非是不可让渡的基本价值底线,而是可交易、谈判的筹码,故拿人民健康交换国际经贸和外交关系并无不可。在他们的政治思考中,台湾主体性和国际能见度高于一切,为了讨好美日、梦想加入八字还没一撇的CPTPP,就算牺牲国人健康又何妨。其实政策价值的取舍与判断,是一种本事与智慧。以蔡政府执政5年多,断交8国的涉外能力来看,显然是没有本事与智慧。只有他们才做得出用民眾健康换取外交利益的政策价值权衡。老百姓无奈,只能跟着愚昧的政策陪葬。
虽说在现代国家、多元社会里,政治分歧是常态,政府施政原本就很难做到人人满意、皆大欢喜。但蔡英文政府最令人诟病之处,就是在重大政策上独断恣意,漠视「审议民主」的重要性。盖健全的「民主」,谈的不只是「选举投票」的民主而已,更是追求深化且真实的「协商、审议式民主」。「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固然是解决政治歧见的方式,但是通过「说理」并让所有参与审议的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理解」,才是一个真正尊重民意、能消除歧见的民主制度。一个民主的政府应是建立在说理和辩论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建立在投票和权力的基础上。
再说审议民主的精神,除强调政府与公民的政治沟通协商外,更应落实于立法机构中不同派系与政党的政治协商,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协商。就以这几年引发中央与地方政府重大争执的中火发电、防疫措施和开放莱猪与核食等政策为例,中央政府是否曾诚恳地与地方政府讨论协商,共商解决方案?即使协商未见得能消除不同意见,但至少能避免朝极端化发展,降低中央与地方群体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虽说在目前《宪法》和《地方制度法》的架构下,中央政府就外交、国际贸易和公共卫生政策等有立法和执行权,然而当此等政策衝击地方民生经济与公共安全时,中央政府应本于尊重地方自治之精神,并善用讨论和协商方式,与地方政府进行理性对话,讨论出共同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要知道,一个动不动就用函告地方政府自治条例和法规无效的中央政府机关,不过就是「以力服人」,而非「以理服人」,是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和民眾的尊重。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将台湾列入「完全民主」国家的行列,蔡政府该扪心自问,事实真是如此吗?难道不觉得心虚?
(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