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歷年颱风、豪大雨及洪流衝击影响,大甲溪东势大桥至龙安桥河道逐渐向右侵蚀,为防范汛期来袭,立委江启臣18日邀相关单位会勘指出,第三阶段堤防整治需调整马鞍坝后池堰堤线,请水利署尽速规画,纳入安全问题与生态等评估。
江启臣昨邀经济部水利署副署长王艺峰、第三河川局长张稚煇、台中市建设局等单位现勘。江指出,他上任后持续关心大甲溪河岸堤防新建工程,自2011年起至2019年,堤防建设已完成两阶段,共6572公尺,总经费6.5亿元,第二阶段虽已完工,但水利署应设法降低砂石车造成的路面扬尘、噪音。
江启臣强调,后续仍有第三阶段约3000公尺,需调整马鞍坝后池堰堤线,请水利署尽速规画,针对安全问题与生态衝击纳入评估,保障东势乡亲的生命安全。此外,由于邻近东势河滨公园与堤防道路无连接处,且周遭杂乱无章,相关单位应善尽管理之责。
水利署副署长王艺峰表示,第三阶段堤防工程将纳入2023年办理「大甲溪整体调适规画」,考量地方意见重新检讨,有关马鞍坝后池堰堤线调整与路面、环境改善等将与在地NGO团体沟通,取得共识后再推动,如能用洪泛区做堤防,将优先使用。
江启臣指出,大甲溪是大山城地区的母亲河,孕育出大甲溪沿岸繁荣昌盛,面对沿线右岸衝击,希望水利署定时清淤,将河道导向中间,并持续评估沿岸安全性,滚动调整因应方案,地方要发展,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分工合作,不该切割甩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