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龄社会」开始倒数计时,再经过三年以后,台湾的老年人口占比就将逾20%。信托公会理事长雷仲达呼吁,银行应及早订定「高龄金融指引」,在「经营策略、行销通路、资讯系统、人才培训与跨业结盟、客户服务」等方面都要有整合与调整,并可透过金融科技强化对客户的了解与分析,规划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环境,以满足高龄社会金融服务需求,并减轻高龄社会对金融业与金融发展的衝击。

雷仲达表示,近年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显着的就是人口的超高龄化发展,金融服务业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超高龄社会,为应对这种结构性变化,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体制也需要改变,如延长高龄者就业、改革退休金,以及失智症预防等,金融服务也是应该改变的制度之一。

日本金融厅2020年研究报告即指出,作为生活基础服务的金融服务业,应该从普惠金融的角度,结合「金融老年学」等学术观点,基于金融业务的长久性,加强和改进对高龄客户的整套服务机制,台湾金融服务业也须提早认真思考在超高龄社会中应该如何提供金融服务。

信托公会秘书长吕蕙容表示,日本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家庭金融资产为60岁以上的高龄长者所持有,高龄者作为接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日本金融厅2020年研究报告建议对高龄客户採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对于高龄者的各种状况採取适合的对策,例如在高龄者判断能力下降时,与高龄客户以及其家人确认其资产管理方式;准备易于了解的说明文件,以提升高龄者的理解度;搜集分析高龄者可能出现的资产管理问题,透过改变标准化作业方式去解决。

此外,高龄客户由于身体机能持续下降,生活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金融机构持续追踪审视,凡此种种高龄者的金融需求,如果不妥适处理可能会阻碍高龄客户资产的活化,造成高龄者的财产只能保守的存放在银行而无流动性,恐将阻碍整体社会资产的流通,因此金融服务机构针对高龄者应该制定友善机制及措施,使高龄者更容易使用金融服务。

雷仲达进一步指出,金管会2020年9月推行的「信托2.0全方位信托推动计画」迄今已经逐步显现成效,为了进一步因应超高龄社会的来临以及服务高龄客户,未来可以积极强化公私部门的合作,强化前瞻高龄政策的研拟与评估,并由金管会辅导金融业者,根据自身情形规划高龄金融服务政策。

#服务 #金融 #高龄 #强化 #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