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衰退和疫情衝击下,大台北三年来已无单价300万的店面交易,店面成为所有不动产产品中交投最低迷的类别;台北市以五分埔松山路巷内店面单价每坪294万、新北以新板特区「国家世纪馆」店面每坪203万元,分居2021年双北「店王」;不仅成交单价下滑,店面交易型态也与以往大相径庭。
往年景气热络时,台北市店面单价突破300万的交易一年多达20、30件,新北市最高单价亦可达每坪300万元,不过近三年来,台北市店面单价突破300万元「零交易」,去年也仅信义、大安、中山、士林等四个行政区最高单价突破每坪250万元,店面市场过去新北天花板价,如今已成台北市天花板价。
疫情改变了大台北店面交易生态,去年双北各行政区的最高单价店面交易,多集中于当地社区型商圈,以20~45坪的中小型店面居多,租客也以小吃、市场摊商等民生消费业种为主,与过去由观光商圈、捷运大站周边及大型连锁企业、名店占据店面排行的情形大相径庭。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资深经理陈定中表示,观光商圈人潮退却,捷运大站因居家办公的风气兴起,运量不如以往,以捷运台北车站为例,疫情前2019全年旅运量1.16亿人次,2021年仅剩不到6,500万人次、几乎腰斩,过去热门的观光、捷运大站店面高价交易陷停滞。
不过「社区商圈店面」疫情衝击下,堪称是市场新宠儿,以在地民生採买为主的社区商圈店面,民眾高度依赖性,疫情时代保值性更显出色,如五股、新店、瑞芳等区去年店王,都凭传统市场消费商机创造出高身价。
以住宅社区为主的捷运站店面,运量虽然没有工商通勤大站可观,但出入多为在地居民,有利于店家长期社区经营,中和捷运共构「南方之星」店面,去年每坪144万元成为中和「店王」。
宅经济兴起,适合外带、外送的餐饮零售店家,投资风险较低,中小型楼店的青睐度更胜大型透店,去年大台北33个主要行政区店王中,就有26个面积在50坪以下、更有14个为30坪以下的小型店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