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经济成长趋缓,将令各国央行谨慎行事,并且会限制任何升息,而这会有利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虽然各国央行现在可能对通膨持鹰派态度,但现实情况是,在全球经济已开始放缓之下,各国央行其实无力採取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从长远来看,风险性资产仍将得到支撑,儘管市场波动性会因为央行趋于鹰派及成长放缓而提高。

供应链紧张与能源转型

投资人最需要关注的,仍然是导致高通膨与拖累成长的供应链紧张问题。而对能源转型的投资以及相应对原物料、能源、半导体及运输的需求,也导致了当前的供应链堵塞与通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初期的能源转型是建立在减少对化石燃料生产的投资,而非降低对化石燃料不断增长的需求上。银行与资产管理业者确实相当排斥向石化、天然气、煤炭等行业提供资金,尤其目前的碳价与法规仍不足以减缓对这些能源的需求。

当再生能源仍无法代替化石燃料时,这些减少或退出的投资,可能会影响供给面,令价格出现上涨压力,尤其是需求已回升到疫情前水平,未来几年料将继续上升。

于此同时,转型也会对所需要的原材料如铜、镍、铝、锂、钴等,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供应链吃紧、通膨和生产损失并存的局面持续下去,也会令人感到担心。

能源价格与通膨走高

同样值得关切的是,能源价格和通膨的攀升会导致经济成长放缓。然而,各国央行不太可能做出强硬的反应,即使有所反应,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利率将略有上升(美国的10年期利率可能升至2.5%,欧元区料升至1%),实际利率则维持负值,因此不会减缓经济活动。各国央行别无选择,只能谨慎行事,以避免政府或民间陷入债务危机,并支持就业,特别是那些受能源转型、天然气和公用事业价格飙升所苦的族群。

儘管最近出现加薪潮,实质薪资(薪资减去通膨)其实正在下降。例如美国2021年底的实质薪资约为 -2.8%,而欧元区为-2.5%。在持续的通膨阴霾下,购买力(实质薪资)的下降显然会削弱家庭和企业的需求。

劳动力短缺

另一令人担忧的领域则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美国和英国,自疫情爆发以来,劳动参与率即大幅下降。劳动力短缺和严重的招募问题减缓了商业活动。

欧元区的劳动参与率整体没有下降,但特定行业受到了严重影响。越来越多员工拒绝繁重、非正常时间或临时的工作,让需要这类工作的主要行业(旅馆、餐饮、销售、清洁和营造业等)都面临招募困难;无论问题是否出自于全球工作机会减少,或特定行业工作供需失调,人才招募不易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

最后值得担心的是,在2020年和2021年大幅扩张的预算政策将变得更加紧缩。欧洲在某种程度上是这种情况,但在美国更是如此;美国的公共财政赤字将从2021年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16%下降到2022年占GDP的8%,结构性赤字(由经济形势修正)将下降7%。这一财政赤字的大幅减少并非家户储蓄上升所致,因此反而会为美国的经济成长踩下剎车。

若再加上供应链紧张和运输问题,就会演变为一个伤脑筋的组合:更高的结构性通膨、下降的实际工资、疲软的消费力、较低的劳动力参与率及显着的财政拖累(至少在美国)。这些问题今年几乎没有好转的迹象,因此有必要对2022年的成长前景保持谨慎,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将全球经济成长预期下调至4.4%也就不足为奇了。

#成长 #劳动力 #央行 #美国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