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地说,由于俄罗斯为全球第二大的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国,无论是俄方以断供作为谈判筹码、战事爆发造成供给中断,或遭到西方同盟施以出口限制,都会影响到全球能源供应,并且首当其衝的即是欧洲。

因为欧洲有40%的天然气、25%原油进口来自俄罗斯,俄乌衝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将令欧洲的通膨情况更加恶化。

再者,当前国际粮食价格已攀升至十多年来的新高,且俄罗斯又是世界最大的小麦供应国,与乌克兰合计占全球出口总量的近1/4。两国衝突或欧美对俄的出口限制不但会拉高小麦、麵粉的价格,还会使许多相关农产品因替代效果而走扬。再加上俄罗斯亦是全球最大的金属出口国,钯、铝、镍等工业用金属要是无法如常出口,将推升其国际价格,导致许多制造业产品供应链混乱。

正因如此,2月24日俄国公开向乌克兰「全面宣战」后不久,不少商品价格随即飙涨,如年初至今的布兰特(Brent)原油价格就大涨31.1%至102.26美元/桶,睽违8年再度突破百元大关,小麦价格亦大涨20%接近歷史高点,CRB工业金属指数亦上涨8.14%。

此外,俄乌衝突再度扰乱供应链,同时拖累全球及美国的经济表现,使市场对联准会3月会期升息幅度的预期,从早前的二码,转为一码或不升息。只因俄乌衝突虽会导致通膨加剧,升息幅度理应更大,但经济展望明显趋缓的风险亦将大增。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造成联准会等主要央行决策的两难、政策失误风险也相应升高。

当然,随着俄国向乌克兰宣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肯定会祭出一篮子制裁和技术出口限制措施等,其影响大略可分为三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制裁无外乎对相关涉及侵乌的官员、个人或企业的资产冻结与旅游禁令,但这个阶段的制裁多属面子之争,并无太大实质效果;第二阶段即是经贸制裁,手段包含举债限制、出口限制,甚至能源限制。

此举必将让大宗商品价格再度攀升,甚至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亦会对美国经济产生衝击;第三阶段则是金融制裁,包含银行黑名单、美元结算限制,乃至于把俄罗斯大型银行踢出「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令俄国无法与使用SWIFT进行贸易,一如伊朗即在2012年就遭受此种制裁,使该国对外贸易严重受阻与丧失可观的石油营收。

不过,俄罗斯贸易额为全球第五大,亦是重要的能源供应与粮食生产大国,若其被踢出「SWIFT」,对全球经贸供应链的影响将远高于伊朗,让美国有所忌惮。同时,2014年克里米亚衝突后,俄罗斯因欧美制裁导致经济大幅衰退后,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与体质,如今已是20大新兴经济体中,政府负债最少的国家,且拥有近5,000亿美元的外匯存底,再加上近年来有意识的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美元结算比重,并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使西方同盟国的制裁若无较前次更强的手段,对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不如2014年,这也是普丁能如此强硬的原因之一。

先不论短期内俄国与西方同盟国的角力如何,俄乌衝突产生的长期性影响已甚为明朗。

首先,中俄同盟的关系将更加稳固,经济联繫愈发紧密,如两国最近就俄罗斯供应中国天然气的30年合约进行了谈判,这对欧美而言无疑是强大的挑战;其次,欧洲必定会加快推动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大幅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第三,俄罗斯将经济作为政治手段的做法,也会让各国重新省视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进而影响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西方同盟 #限制 #俄乌衝突 #美国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