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紧张局势下,民进党政府常提醒民眾防范中共的「认知作战」,不过现在也有大陆学者担心台独对大陆「认知战」,担心在网路上,披着保护偽装的「台独」、「港独」等势力在乌克兰此次一系列舆论、舆情中兴风作浪。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佳山表示,去年开始以微博、B站等为代表的大陆网路社群,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布外交政策和相关言论重要平台,而当代公共外交与「认知战」有很大交集,这种当代战争的新形态在乌克兰局势中已得到明显展现。

「公共外交」是美国在冷战时代的「发明」。据1987年美国国务院《国际关系术语词典》定义,是指由政府发起交流专案,利用电台等资讯传播,了解影响其他国家的舆论,提高美国在国外公眾的形象和影响力,进而增加美国国家利益的活动。

《环球时报》引述孙佳山说,在这个意义上,2月22日「乌克兰在微博发声明」的话题一度衝上微博热搜第一就不是什么例外,而是日后的日常基础操作。

孙佳山指出,随着乌克兰局势急剧变化,该现象更为凸显。其中值得高度警惕的是,一些NGO、智库、媒体、娱乐公司,都极有可能被相关国家、资本、企业、NGO和社会组织所操控,以达到他们公共外交的基本目的。也有人猜测,披着保护偽装的「台独」、「港独」等势力也在乌克兰此次一系列舆论、舆情中兴风作浪。

此外,孙佳山还说,美英等国来自冷战累积的相关外交经验,注定绝不会放弃政府外交之外的公共外交阵地,在微博和B站等年轻人聚集的网路社区试图影响、引导甚至诱导、操纵大陆国内舆论、舆情,满足其政府外交、公共外交背后的国家利益也将是今后的常态。

孙佳山表示,必须在与公共外交高度重合的「认知战」中捍卫国家利益,特别是不要被以「深度偽造」为基本特徵的「加速主义」意识形态策略影响,警惕透过在大陆煽动激进情绪、思潮,在国际上污名化大陆国家形象。

#孙佳 #大陆 #台独 #公共外交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