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报告指出,硅碳负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合适等优点,有潜力成为下一代锂电池主要的负极材料。过去数年硅碳负极材料因为售价较高、配套产业链不成熟等因素,发展不如预期,但许多电池厂自2021年加大量产硅碳负极的动力电池产品,不少负极企业同样开始投资建设硅碳负极产线。

中金公司举例,不仅特斯拉的4680电池,包括寧德时代、广汽、国轩高科在2021年都曾发表使用硅碳负极技术的电池产品与解决方案,这象徵该材料产业化条件成熟、需求有望在2022年大幅提升。

中金公司预计,在动力及消费电池带动下,2025年全球硅碳负极需求量有望达到20万吨,需求大增。预计硅碳负极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在动力及消费电池中渗透率的提升。在消费用硅碳负极技术较成熟的考量下,预计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50%,对应约7万吨硅碳负极需求。

在市场关注的动力电池方面,中金公司指出,硅碳负极受益于产业链配套逐渐完善,预计2025年用于圆柱、方形动力电池中的渗透率有望分别达到35%、20%,对应约13万吨硅碳负极需求。

中金公司指出,若硅碳负极材料需求大增,包括奈米硅粉、补锂剂、硅碳负极黏着剂、奈米碳管导电剂、新型电解液添加剂等配套材料有望同步受到带动。中金公司预计,到2025年,硅碳负极材料需求增长有望带动奈米硅粉、补锂剂、奈米碳管导电剂需求分别达到2万、2万、32万吨。

#有望 #电池 #万吨 #硅碳负极 #硅碳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