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残荷、水乡田园,是张峰碧本月18日在台北蕙风堂艺廊举办「栖心物外」书画展的三大亮点。师从水墨画大师苏峰男,不论是在画风强调极简主义的水仙;或有些许「回首向来萧瑟处」韵味的残荷;亦或是乍看平淡,却传达出人类心灵深处悸动的水乡田园,皆不难看出他的创作总围绕着简单、平淡、幽美,让观者不禁一看再看。
北宋黄庭坚曾用「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来形容水仙花以亭亭玉立的秀姿在水石间吹香弄影,悠然开放。古人如徐渭、石涛等多人均画过水仙,浓浓的写意风格让水仙更添增风华。但看过张峰碧的水仙作品后,却有种空灵中迥然不同的认知与感受。
残荷意象 表达人生观
反观张峰碧残荷呈现的风格颇令人玩味,古人诗画多以荷莲之美诠释生命的绽开之姿,如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但少有画家喜画即将凋零花谢的荷花。萧一凡博士认为:「自幼生长于白河小镇,即与池荷相濡以墨,遂至感物而动矣!莲花、残荷对峰碧而言,从年幼独自赏翫到年长阅歷江湖,它那静默而情真的楚楚低眉意象,一直都没有改变。」从此来观,「残荷」是作者表达人生观的态度,在跌宕起伏、顿挫波折的旅程中,希望观画者感受出他欲传达以淡泊自处之心,坦白面对生命终有尽头的必然。即便如此,残荷中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苍茫、凛冽的冬日中摇曳最后的身影。
平淡为宗 诠释静清空
张峰碧为人谦和、畅真,这样的个性也反映在他诸多作品上。萧一凡说,张峰碧的书画以平淡为宗,或同其绘画之立意有关;方薰云:「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峰碧画作中的平淡文心,可以静、清、空三字来诠释,若一言以蔽之,即:立意于「静至幽玄至静处」。从这段高度的评价,再来看张峰碧书画的寧静风格与万千气象,民眾去趟张峰碧书画展就绝不会空手而归,至少可以体会作者清馨绝尘、平澹简远的书画境界,欣赏栖心物外寄幽爽的大家风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