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了解未来通膨的变化,我们先讨论造成当前通膨问题的缘由,以下大致以六个面向加以说明:首先是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美国为例,为了减缓疫情对经济动能的严重负面衝击,美国联准会分别于2020年3月3日与3月15日调降联邦基金利率两码与四码,使利率水准又回落至歷史低檔区0.00%~0.25%。此外,3月23日联准会宣布无限量收购美国公债与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截至2022年1月31日美国联准会资产规模已从2019年8月21日之3.76兆美元大幅扩增至8.87兆美元。2021年2月美国货币供给额M2年增率曾蹿升至27.12%的罕见高水准,快速扩增的货币供给额替通膨埋下肥沃的温床。
其次,面临COVID-19的重创,各国政府为了减缓经济动能的衰退,纷纷祭出巨额的财政支出。例如,美国政府在2021年3月11日推出1.9兆美元的纾困计画,此外,11月15日拜登总统再签署1.2兆美元的基础建设法案。接着,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与巨额财政支出的刺激下,再加上疫苗施打、各国政府逐渐採取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国际经济明显復甦。根据HIS Markit 2022年2月16日估测,2021年的全球经济成长率将由2020年的-3.38%大幅翻扬为5.68%。再者,当需求明显上升,全球供应链却因疫情肆虐,运输缺船缺柜、塞港等问题使得部分IC晶片、电子与机械零组件供应不顺。再加上原有效率化供应链管理,使各个厂商的存货水准维持相当低的水位,遇到疫情的干扰与需求的突增,使供应链不顺畅的问题更加恶化。此外,异常气候扰局。欧洲风力不足,替代能源无法支应需求,转为採用天然气,进而拉升煤与石油等传统能源以及生物燃料所引申带动的玉米与蔗糖等农产品价格。最后,过去十几年来,世界各国致力推动ESG,力行节能减碳政策,使煤、页岩油的生产缩减,一旦能源需求明显扩增,供不应求的窘境更形严重。
展望未来,根据IHS Markit 2022年2月的估测2022年全球经济成长率将可维持4.06%,就以过去2017年至2019年全球平均成长率为3.11%而言,该成长率已是相当不错,对未来通膨具有一定的支持力道。物价方面,由于多数国家陆续或即将调升利率、供应链问题将逐渐获得纾缓、智慧制造与数位化转型以及新型态商业模式将使生产力提升,若无其他重大干扰,全球通膨可望在2022年第一季达高峰,随后逐季趋缓,至第四季时减缓至4%以内。
然而俄国大举入侵乌克兰,乌克兰是世界第五大出口国,欧盟则有40%天然气由俄罗斯进口,乌俄战争势必使目前通膨问题更加恶化。依目前情势发展,战事的范围应仅局限于区域,虽然战事会促使短期通膨更为高涨,持续期间更为长久,但当战事告一段落时,经由上述提及因素,通膨问题在一段期间后也将度过其最为严峻的情形,而逐渐缓和下来。
总结而言,当前通膨问题在国际景气动能仍佳、生产成本逐渐转嫁、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俄乌战事爆发等因素的压力下,短期间内不易见到缓和。当战事逐渐告一段落时,由于升息、供应链逐渐改善以及智慧生产等效应的发挥,通膨问题在一段期间后也将步出阴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