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肺炎疫情逐步趋缓,连带国际经济开始復甦,油价原本已回升至每桶70至80美元之间,但俄乌战争一开打,全球油价随之暴涨,光是上周每桶原油就上涨了13.75美元,连带国内油价每公升上涨0.3元,但背后有中油每公升吸收5.0至6.6元,降低对开车族的负担。
为了降低採购成本,台电中油在採购煤炭与天然气多是採用长约,依过去三个月平均油价得出採购价格,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短时间内价格波动。但由于多个研究机构认为,油价要到今年下半年才会回到平稳状态,增添今年电价上涨的压力。
过去经济部为平抑物价,已连续七次让电价冻涨,这次面对来势汹汹的油价涨势,虽然还有电价平稳基金可抵挡一时的涨幅,但未来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上今年底又要地方大选,往年选举前都不太会涨价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就成了调整价格的唯一时机。
不过,去年国内因疫情造成内需市场大伤,许多行业还在养伤期间,因此更不希望此时政府调涨电价。但外销产业却是接单长红24小时连续生产,就算用电超过契约容量,也要赶紧出货,出现用电户二样情。
去年开始世界多国开始要求净零排放,更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合,因此许多减碳措施必须现在开始做,甚至未来碳盘查也会纳入用电等间接排放,减碳几乎成了各界共识,倘若持续维持低电价,恐会扭曲能源价格,会成为进入低碳的挡箭牌。
「以价制量」是督促各方检视节电的最佳政策工具,企业为减少用电势必会降低能源消耗。虽然调整电价会让各界反弹,但为了兼顾用电公平性,及长远能源健康转型及减碳等多重目的,该怎么做,经济部心里应有答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