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仍然位于近年同期低位。分行业看,2022年春节返乡人潮规模高于2021年,铁路、航空运输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7%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另外,就地过年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边际减弱。

但2月的疫情扩散区域和确诊数量都高于预期,零售、居民服务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发改委等部门发文,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餐饮、零售、旅游等特殊困难的行业,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预估未来在坚持清零策略下,服务业仍将延续弱復甦的趋势,恢復仍需耐心等待。

2022年大陆全国「两会」(人大、政协会议)提到经济工作重点在稳增长,市场聚焦在2月的金融数据。2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年增速回落0.25个百分点至10.21%,是近四个月的首次回落,可能是高基数的影响。另一方面,1月超高的新增信贷可能透支了实体信贷需求。

从数据结构来看,确实难以乐观。企业、居民信贷需求疲弱,拖累信贷投放。从企业层面观察,2月企业中长贷新增人民币(下同)5,05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5,900亿元,表示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1月制造业信贷在政策全力支援下可能投入过多,导致2月信贷需求拉回。二是房地产中长期信贷可能投放不足。若要达成2022年经济成长5.5%的目标,政策力度需要加强。

大陆要如何实现5.5%的增长?猜想可能的几个政策方向,以及确认目前的进度如下。首先在房地产方面,从2021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显示对房地产业的支持态度。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来看,百城住宅价格指数出现止跌的迹象。但从量的角度,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仍然相对偏弱,政策传导仍要一段时间。

房地产政策效益尚未显现下,基建的力度仍显不足。2021年第四季以来,基建稳增长是较确定的方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端、发行专项债和赤字率儘管有所克制,但整体财政支出增速将提高至8.4%,专项债的发行也大幅提前。不过从水泥业来看,出货量跌幅虽有收窄,但跌幅依然在十个百分点以上,基建稳增长仍需加码。

稳增长压力凸显。在当下疫情多点爆发、前期政策调整期、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形下,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重要性有所提升。因此人行採取降息的动作,企图稳住房地产市场和刺激疲软的消费需求。后续仍有调降继续降准和调降政策利率的可能。且尚有减税降费,或消费刺激政策可以推出,尤其在当前措施效果不佳时。

「两会」对2022年经济稳增长提出相关施政原则,可望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可预见未来政策将往稳增长倾斜,包含货币和财政政策。在投资策略上,大陆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復甦逐渐趋缓,政府逐渐转向放宽货币政策,有利股市打开上涨空间。未来财政政策施力的重要增加,看好受惠的类股。成长确定性高的科技和消费仍是长期看好的行业。

#行业 #回升 #企业 #房地产 #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