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局势引发不能太依赖俄国能源的思考时,传出沙乌地阿拉伯正考虑与中国部分石油交易改以人民币、而非美元计价,而这不只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场主导地位,更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由于此前外媒报导,沙国政府已经邀请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来访,上述举措也形同赠送习一份行前大礼。
沙乌地阿拉伯曾在1974年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把美元作为石油交易的唯一货币,以换取美国提供军火等维安承诺,因此也造就「石油美元」独霸近50年之久;据了解,目前全球石油销售有高达8成是以美元交易。
《华尔街日报》报导,从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沙国与美国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加上美国不支持沙国政府干预叶门内战,拜登政府又积极推动重返伊核协议,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引发中东乱象等导火线下,终于让沙国铁了心向北京靠拢。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说法指出,沙乌地阿拉伯与中国就人民币计价的石油合约谈判,其实已经断断续续地进行6年,而伴随着沙国对美国的维安承诺日益不耐,让沙国政府今年开始认真考虑,跟中国积极洽谈是否要将部分原油改以人民币定价。
报导还称,中国向沙乌地阿拉伯进口超过25%的石油原油,倘若这些原油改以人民币计价,毫无疑问将大大提升人民币地位;还有消息传出,沙国考虑在沙乌地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Aramco)的订价模式,纳入一款以人民币计价的期货合约,即所谓的「石油人民币」(petroyuan)。
事实上,中国早在2018年就推出人民币定价的石油合约,希望以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当前俄乌衝突加剧,美国大举制裁俄罗斯,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后,也衝击以美元计价的全球石油市场,因此对北京来说,适时扩大人民币计价的石油交易版图,将有助于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
据了解,沙国每日出口620万桶原油,而根据大陆海关总署资料显示,中国向沙国进口的原油目前达到176万桶之多。但报导也引述一名美国官员称,沙国接受中国以人民币付款的可能性并不高,因为沙乌地里亚尔(riyal)与美元挂鉤,把一部分原油改以人民币结帐,恐撼动沙国经济,且人民币在国际的流通度也有限,若接受中国以人民币结帐,肯定会造成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