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据统计,截至目前预防接种受害救济累积逾4000案申请,但近2年仅审议294件申请,占申请总数6%,有13件被认定为相关案件,换句话说,只有0.26%获得赔偿。对此,民眾党呼吁政府,随着疫情趋缓,生活逐渐解封,畅通预防接种受害救济,才能有效拉高疫苗接种率。
民眾党指出,预防接种受害救济认定程序,从事件发生要通报就很复杂,疑似接种疫苗受害民眾须提出医疗院所开具的受害资料,经过地方卫生局调查,由卫福部委办单位准备审议工作,再等卫福部每月召开1到2次的审议会,法规要求审议小组要在6个月内完成审定,必要时还可以延长3个月,目前累积4千多案,粗估要70个月才能审完。
回顾过去1年,全台总共通报18226件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卫福部初步认定9218件为「疑似疫苗接种后严重不良事件」,然而这只是救济管道的第一关,接下来还有冗长的审议程序要走。
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审议小组(VICP)从去年至今年审议294件申请,占申请总数6%,其中13件被认定为相关案件。换句话说,至今只有0.26%的申请人获得赔偿,施打疫苗后死亡数至今累积1408人,也只有34人获得丧葬补助。
民眾党指出,新冠疫苗施打满1周年,还有近400万人、16.76%的人迟迟不打第1剂,75岁以上第1剂施打率只有76.7%,远低于全国平均83.2%。根据台大公卫学院统计,多数长者因为有慢性病,对施打疫苗的严重不良事件感到恐惧,加上救济困难管道不畅通,让很多人还在观望。
随着防疫生活逐渐解封,民眾党呼吁,政府应该用简单易懂的说明取代信心喊话,畅通预防接种受害救济,才能有效拉高疫苗接种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