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锂、镍价等原物料价格飙涨衝击,大陆车企正掀起新一波涨价潮。近一周之内,累计至少七家车企上调新能源车款售价,2022年以来更有逾20家车企已先后涨价,都是不敌成本压力。大陆「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理想汽车CEO李想19日晚间发文预告,第二季电池成本涨幅将更离谱。

IT之家引述李想表示,目前来看,已确定第二季电池涨价幅度的电池品牌,基本上都是签约时立刻宣布涨价。还没涨价的品牌,大部分是涨价幅度尚未谈妥,谈妥后也会调涨价格。

李想指出,战争、政治和疫情等因素,让买车还能升值,美国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30%,「第二季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

第一财经报导,2022年初至今,已有超过20家大陆汽车品牌上调旗下近50款车型售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小鹏以及零跑等,最多调涨人民币(下同)3万元。目前,主要的新能源车企中仅有理想、蔚来以及岚图等少数几家尚未宣布涨价。

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成本在新能源车总成本占比达30%~40%,本次涨价潮原因即为锂、镍等核心原物料价格大涨所致。截至18日,大陆车用电池原料锂价格每吨报50.4万元,年增479.3%,亦较年初上涨73.8%。相比2021年初时,每吨锂价仅约5万元。

报导引述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指出,很多原物料都在涨价,导致电动车厂商为保证利润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对于车价何时回落,还是要看原物料的价格,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原材料要回落到原来的价格,仍需相当的时间。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陷入购车两难,俄乌情势导致油价高涨,大陆能源供应情形首当其衝,终端车辆产品供应周期拉长,相比新能源车价格飙涨,传统燃油车也难逃缺晶片影响,部分产品一车难求,车辆销售优惠也较以往大幅收窄。消费者若购买热门品牌车型,更需要超过三个月才能交车。

国盛证券分析,受各种不利因素扰动,大陆新能源车核心零件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产业链压力明显。但政策方面则强调,要供应链保障、继续支持新能源车消费,这将有助于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復甦。

#电池 #原物料 #新能源车 #涨价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