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指出,银行法第72条之2 规定,银行办理住宅建筑及企业建筑放款的总额,不得超过总存款的30%,但具有政策性和公益性的土建融,则不受此限制,而危老、都更的土建融,正是此一类别。

适值央行连续出手「打炒房」的非常时期,银行贷款给建商的土建融,风险权数从现行的100%调高至150%、贷款成数降至40%、利率也拉高,这样的金融环境,搭配危老条例和都更条例的优惠奖励,正好给危老、都更的推动,「安装多个驱动引擎」,有机会为危老都更开创新的局面。

建商不讳言,在中央监管单位祭出多项指施,限制金融机构承做对建商的放款之后,多家金融行库也向建商积极表达、争取承做危老都更的兴趣,特别是口袋不深的中小型建商,毕竟,这些中小型建商不像大型建商,甚至是上市柜建商,筹资管道多元,可以透过发行公司债、或可转债,取得购地、工程所需弹药。

建商表示,根据银行端提供的资讯,以目前打炒房的现状,危老都更案的土建融虽然不像过去的贷款成数70%到80%,但也有60%到70%的水准,且贷款利率也很有竞争力。

一位官员便直言说,建商喜爱危老都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根据「都市危险及老旧建物加速重建条例」等相关规定,可以享有税赋优惠,包括重建期间免徵地价税、重建之后,地价税及房屋税减半徵收二年、重建之后未移转所有权者,房屋税减半徵收得延长至最高10年。

此外,还有最高30%的奖励容积、以及在营建工程缺工严重的情况下,可专案进口外劳;在建商的反应之下,高雄市政府也调整计算造价的公式,更趋近于建商的实际造价,让符合规定的建商可以引进更多的外劳。

已具有危老都更经验的建商指出,正值中央部会联手打炒房氛围下,危老都更在推动上的确更吸引人,但承做危老都更案还是有经验值的考验,如果建商过去没有危老都更的经验,想要从头开始,事实上并非易事,从整合、拟定重建计划、送件申请等,都将面对许多难以预料的挑战。

#限制 #都更 #承做 #土建融 #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