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土建融案所受到政策管制的「杀伤力」,银行主管私下指出, 不论是央行缩减土建融借款成数,或是金管会拉高银行的不动产放款风险权数,都有很大的衝击,「前者直接衝击建商的金流,后者则是直接重创银行的资本适足率」。银行主管进而直接引述最新规定指出,若以土建融风险权数调整前后来看,若是购地贷款在住宅区,则风险权数从100%拉高至150%,若为商业区,则从150%提高至200%,但惟有都更及危老重建的放款为例外。
此外,央行土建融成数的管理也是如此,就建商而言,承作一般土建融案,自有资金等于要出比以前多出两倍(以前只要出两成,现在要出到六成),但若是都更或危老重建案,则建商只要出到两成的自备款。
也因此,在上述两大政策一前一后分别夹杀建商、银行下,建商或银行当然就将开发案或是放款案的目标,转向都更及危老重建开发案。
金融圈也预期,由于一般的土建融案受限重重,就银行方面,承作一般土建融案的风险权数已被金管会大幅拉高,等于提高银行承作的资金成本,且有损资本适足率,银行当然会把重点转向都更或危老重建,尤其是政府的公办都更案,更是「血统纯正」,是「政策中的政策」,绝对没有政策配合的疑虑,因此在银行与建商都有一致目标之下,公办都更案自然成为今年市场土建融案最聚焦之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