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能源安全,近日传出大陆政府下令电力企业立即补充煤炭库存,且至少要建立15天以上,并由各地官员负责监督,意味将强制执行。

由于当前煤炭价格受疫情限制运输、俄乌战争影响其他能源价格高涨等因素持续高涨,市场预料官方此举,将对发电企业带来更大成本压力。

综合陆媒22日报导,为进一步做好煤炭中长期合约签订履约工作、规范签订行为、签足签实合约、督促严格履约、保障发电供热用煤稳定可靠供应,大陆发改委18日再度召开动员部署会,安排近期对各地和中央企业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约签订履约情况展开专项核查。

为确保合约签订履约到位,发改委将建立煤炭中长期合约每周通报机制,要求各地政府和有关企业要对照签订履约政策要求进行自查梳理,不允许弄虚作假。

另有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要求发电企业与国内矿商签订长期供应合约,并建立至少15天的库存,从18日当天开始生效。地方官员必须为未能达到要求而担责,所有省分都要报告长期合约的签署进度。

另一方面,发改委在18日会议后发通知表示,煤炭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约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在官方强调能源安全,并且寻求减少对昂贵的进口煤炭的依赖之际,发改委近期对主要矿区表示,希望将国内的产能提高约3亿吨。

发改委还要求,「每笔煤炭中长期合约必须在合理区间内明确价格水平或执行价格机制」。在2021年煤炭价格飙升之后,发改委已对市场进行指导,稳定价格。最新价格区间为每吨人民币(下同)570~770元,高于之前的500~570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指令公布正值俄乌战争导致进口能源价格飙升,加上占大陆国内工厂煤炭运输量约60%的唐山港,上周末实施道路交通管制,扰乱运输和贸易活动,都让原本就已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持续攀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指出,北方港口燃料煤现货平均成交价升至每吨1,707元。知情人士表示,高煤价使矿商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合约谈判陷入僵局,让发改委因而设定这项强制规定。

#煤炭价格 #签订 #企业 #合约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