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界认为台湾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将不利于产业发展,童子贤正色表示,他向来对于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很多发展好的经济体,都是从资源匮乏中发展出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天然资源很丰富的国家,通常会倾向于卖原始的矿产、森林、石油,有创造力的组织跟企业,本来就是把有限的资源做最好的排列组合,才有办法创造自己的附加价值。
他进一步指出,台湾不少企业总是想依赖政府解决各种「缺」,这是非常大的错误,现在经济状况不错的国家,很少是靠计划经济,台湾也不是计划经济的社会,美国也没有经济部在指导产业,他认为,台湾产业是青春期、长不大的思维,一有事就抱怨父母(政府)不帮忙,想赖给替产业解决缺这缺那,但如果问产业给父母(政府)管很紧要不要?产业又不要、说台湾是民主社会,他说不要一直想像现在还是李国鼎、蒋经国的年代,政府不会比产业了解产业的需求。
对于缺工的说法,童子贤则认为,台湾会缺工无非是有些产品制造过程中劳动力用得太多,但产品附加价值太低,最近会有人重新抱怨这点无非是因为台商回流,可是台湾的土地跟人工都贵了,只有高附加价值的才合适留在台湾。
至于外界批评半导体业吸纳台湾过多的资源,童子贤也深深不以为然,他表示,台湾应该很庆幸还有半导体,半导体业高耗能,可是产生极端高的附加价值,台湾很幸运40年前选对边,现在要担忧的是,台湾产业的「林相」太单一,除了占台湾产值仅三成的制造业撑起台湾的外销之外,半导体业高附加价值的特性、全球IC缺货的趋势,全世界都看到了,所以各国拚命追赶,短期可能追不上台湾,但五年、七年后,就算没追上台湾,也会拉近跟台湾的距离,台湾的重要性可能会因此而降低。
他建议要思考的是,当如果竞争对手慢慢靠近时,台湾是不是可以以现在的优势创造的空间,很有志气地去发展新的方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